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化学   42篇
综合类   1篇
物理学   1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氯化钙/水-醇溶液稀释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解质溶液稀释热是溶液的重要热性质之一.由它可计算不同浓度下电解质的溶解热、表现相对摩尔焓、溶液中反应热和化合物生成热等.在电解质溶液理论研究中,稀释热也是重要的基础数据.由稀释热可推算溶液中组分的活度系数、渗透系数、相对偏摩尔焓及表观摩尔热容等[1-3].在化工生产中,稀释热是化工过程能量计算不可缺少的数据.电解质水溶液稀释热已有不少研究[2,4].但电解质混合溶剂体系稀释热报导甚少.随着加盐精馏技术、海水淡化技术等研究的进展,急需这方面数据.本文作者已报告了CaCl2/C2H5OH-H2O体系[5]和CaCl2/n-C…  相似文献   
2.
利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尿液中的草酸根、钙、镁离子:测定草酸根时,先在尿液中加入氯化钙使之转化成草酸钙沉淀,分离后用盐酸溶解草酸钙沉淀,然后进行测定测定钙、镁离子时,在酸性尿液中加入氧化剂过硫酸钾,在微沸状态下氧化尿液中的有机物,从而避免对色谱柱的污染:草酸根、钙、镁离子的回收率分别为108.3%~109.7%、94.9%~100.7%、97.2%~97.4%,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4%、2.5%、3.1%。  相似文献   
3.
4.
定容式吸附性能测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一种定容式吸附(或解吸)性能测量装置,通过试验研究,证明其不仅可行,而且测量精度高于常用的容积法(液位法)吸附性能测试系统,而且吸附剂试样充装量少,适用于广泛的压力测量范围。利用本文的测量装置,还首次进行了部分活性炭与氯化钙混合吸附剂与氨的吸附性能测试,数据有助于为吸附制冷寻找新的高效吸附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利用瞬态平面热源法对制冷吸附剂的导热性能进行测试.所研究的吸附剂包括:硅胶颗粒、硅胶-水、硅胶-氯化钙混合多孔介质、硅胶-氯化钙-膨胀石墨固化混合吸附剂.实验结果表明:硅胶颗粒的孔隙率对其导热性能的影响比较大;此外,当硅胶的吸水量增大时,导热系数呈线性增大.当氯化钙质量分数大于0.2时,混合多孔介质的导热系数随氯化钙质量分数的增大而显著增加.利用膨胀石墨可以明显地提高硅胶颗粒的导热系数,固化的混合吸附剂的导热系数可以达到2.942W/mK,相对于硅胶颗粒的导热系数提高约30倍.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Otsuki-Williams式汽液平衡釜测定了甲酸-乙酸-水体系及甲酸-乙酸-水-氯化钙体系在98658.28Pa下汽液平衡数据。氯化钙的加入量为0.5mol/(kg溶剂)。结合盐效应的作用情况,对相图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氯化钙的加入对体系起了物理化学作用,它与盐溶、盐析现象有关。  相似文献   
7.
氯化钙—聚乙二醇配位聚合物的配位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aCl2与PEG在无水乙醇中发生反应制得的试样,以XPS和IR测试的结果,表明该试样中存在O-Ca配位键。通过溶液电导率的测量,发现1个Ca^2+与PEG4个链节单元的氧形成配位结构,又以电导率手段测得CuCl2-PAAm配位聚合物的配位数,其结果与利用Cu^2+2pXPS谱上的Shake-up效应研究所得该配位聚合物的配侠数一致,间接地验证以电导率手段测得CaCl2-PEG配侠聚合物配位数的可  相似文献   
8.
王春 《化学教育》2020,41(17):97-100
借助手持技术通过滴定的方法探究了碳酸氢钠与氯化钙溶液的反应原理,根据相关文献知识和实验对比研究,结合相关实验数据从定量和定性的角度深度分析了碳酸氢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沉淀和产生气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借助DTA研究了YbCl3-CaCl2-NaCl三元体系相图,发现该体系有对应于YbCl3、CaCl2,Na3YbCl6的4个液相面,5条二次结晶线,1个三元低共熔点E(87.0%YbCl3,1.0%CaCL2,12.0%NaCL;450℃)和三元转熔点P(61.0%YbCl3,19.0%CaCl2,20.0%NaCl;474℃)。  相似文献   
10.
氯化钙催化纤维素热裂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用差示热重分析仪对氯化钙纤维素热裂解动力学催化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氯化钙对焦炭的形成具有强烈的促进效果,使热裂解最终残留物产率从5%提升到10%以上,氯化钙的存在影响到热失重初始阶段活性纤维素的生成,使热重曲线向低温侧移动,并在低温段产生了小的失重速率峰。通过热重分析发现,氯化钙催化条件下纤维素热裂解动力学参数被分为了三段,分别对应于活性纤维素的生成、炭化和活性纤维素转化为挥发分产物三个区间,并依次成为整体失重过程的控制步骤。结合Broido-Shafizadeh机理分析以及与纯纤维素热裂解动力学参数的对比,氯化钙对这三个主要反应步骤都产生了促进效果,其中以催化焦炭的生成最为明显,在促进焦炭化的过程中,降低了气体产物的生成比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