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52篇
化学   669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8篇
综合类   7篇
数学   5篇
物理学   8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986年秉霖(G.Binning)等在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基础上发明了原子力显微镜(Atomicforcemicro-scope,AFM)。这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远远超过以往的任何显微镜,可以直接观察物质的分子和原子组成,这为微观世界的探索提供了理想的工具。AFM不仅可以以高分辨率表征样品表面形貌,分析研究与作用力相对应的各种表面性质,并可对样品的分子或原子进行纳米级力加工,也能对活的生命样品进行实时动态观测。这些特性使AFM在生命科学特别是在分子细胞生物学的研究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一、AFM对细胞表面结构的研究AFM的样品制备简单,只需作一个渗涂片并在空气中干燥,且不需特殊的染色和固定;它的  相似文献   
2.
A G 4.0 dendrimer-like poly (amido amine) (PAMAM) based on silica nanoparticles was fabricated via a divergent approach.It was built from γ-aminopropyi silica nanoparfides (APSN) core via repetitive addition of acrylate (MA) and hexylenediamine (HDA). FT-IR and EA were used to monitor the progress of dendrimer during each step. The amino group content of the resulting product increased from 0.49 to 3.72 mmol/g after the 4th generation. In addition, the percentage of grafting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generation and reached to 65.9% after 4th generation. It was found that the resulting silica nanoparticles could be dispersed in methanol with a mean hydrodynamic particle diameter of 152.7 nm although the silica nanoparticles had agglomerated during the storage period.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三方向醚-酰胺键型多官能团分枝状大分子(Cascade)的合成.目标化合物以甘油、硝基甲烷为三方向起始核心,以从季碳原子三倍对称分散的化合物1~3为分支侧链.通过醚键进行空间延伸,以酰胺键进行分枝连接,经过一代或两代,所合成的分枝状大分子的末端官能团数是原起始核心的三倍或九倍.本文可为进一步的分枝反应提供基本的设计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4.
关于气体中有无速率为无穷大分子的再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荣华 《物理与工程》2003,13(1):52-52,61
本文以较简捷的方法讨论了气体分子速率问题,给出了计算分子最大速率的理论公式,通过这些讨论可更加深入地理解气体中分子的运动情况,准确地理解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  相似文献   
5.
Metal porphyrins are natural antioxidant reagent1-3. However, due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uctures, they are only soluble in inorganic acids and part of polar organic solvents. Thus, it is limited to be used as effective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T…  相似文献   
6.
由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和乙二胺(EDA)直接进行M ichael加成反应,合成端基为3个NH2的树枝状大分子G(NH2)3,用硬脂酰氯将其端氨基进行酰胺化得到端基为3个硬脂酰基的树枝状大分子GS(R)3,产率为82.4%。GS(R)3进一步与碘甲烷反应,其分子中的3个仲氨基被季铵化,生成树枝状季铵盐GI(R)3,产率为82.0%。讨论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原料配比对GS(R)3和GI(R)3产率的影响,并用红外、核磁和元素分析对GS(R)3和GI(R)3的结构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7.
李青松  李国希  胡金丰 《化学研究》2002,13(4):37-39,43
介绍了随机数字模拟方法在研究链状大分子吸附行为的一般原理,以立方格子模型的自避行走为例,分析了模型的建立、初始位形的产生以及分子链运动的处理方法.回顾了随机数字模拟方法在研究大分子界面吸附行为方面的发展状况.预测了随机数字模拟方法在大分子吸附行为研究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苯丙氨酸改性树枝状聚赖氨酸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双芴甲氧羰基赖氨酸(Di- Fmoc -Lysine)为支化单元采用固相多肽合成技术制备了一种树枝状聚赖氨酸.该聚合物表面活性氨基通过与芴甲氧羰基苯丙氨酸(Fmoc- Phe)反应获得表面完全替代的苯丙氨酸改性树枝状聚赖氨酸.产物的分子量和结构经MS和NMR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得到的产物分子量单一,是一种潜在的理想非病毒治疗载体.  相似文献   
9.
Pr原子特殊的电子层结构使其具有多方面的催化特性.实验发现质量分数为0.7%的PrCl3就可使漆酚(U)于110℃固化成膜的时间从5h降低到1h.用可见分光光度法、电子能谱、紫外和红外光谱等方法研究U在PrCl3作用下的固化成膜历程.结果表明,在Pr(Ⅲ)催化U聚合的过程中首先是U与PrCl3发生配位作用,生成U镨配合物(UPr),然后该配合物分子中的Pr(Ⅲ)催化U聚合成体形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对合成的系列聚酰胺-胺型(PAMAM)树枝状高分子进行端基的羟基化和氯乙酰化两步修饰,使PAMAM最外层接上烷基氯.以修饰产物为引发剂,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引发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DMAEMA)聚合得到树枝状PAMAM高分子衍生物,并对其结构用FTIR、1H-NMR和粒径分析进行了表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测定证实此高分子具有温度及pH敏感性.通过对小分子药物控制释放研究表明,此树枝状高分子衍生物通过环境pH值可有效地控制小分子药物的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