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物理学   1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利用100 MeV/u C离子束对高产酒精酵母菌株进行了辐照诱变的研究。 采用红四氮唑作为筛选指示剂, 得到了5株产酒能力有所提高的突变酵母菌。 利用甜高粱汁的发酵结果表明, T4突变菌株的产酒精能力比原始出发菌株提高了18.6%, 且发酵液中的残糖含量也有所降低。 随后对T4菌株在甜高粱汁中的最适宜发酵条件做了初步探索, 结果表明: 最适发酵温度和pH值分别为30 ℃和4.5。 通过10 l发酵罐的验证试验表明: 在同样发酵条件下, T4菌株的发酵率和产酒精能力都比原始出发菌株提高了12%。 Five mutants with high ability of producing alcohol were selected out by using TTC as an indicator after irradiation of the alcohol yeast with 100 MeV/u carbon ions. The fermentation experiment in sweet sorghum juice showed that the alcohol production ability of mutant T4 strain increased 18.6%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strain. The residual sugar content in the juice was decreased too. After that, the optimum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of the T4 strain in sweet sorghum juice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temperature and pH value for fermentation were 30 ℃ and 4.5, respectively. The verification experiment was fermented in a 10 l bio reactor and the obtained data indicated that the fermentative rate and the ability of producing alcohol in T4 strain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strain under the same fermentation condition.  相似文献   
2.
选取高低两个LET点(40和60keV/m),剂量点分别为50,100,200,400,600Gy进行辐照处理,研究了生防菌的存活率与突变率的关系,抑菌谱以及活性等。结果表明,在高LET条件下,低剂量辐照就可以得到较多的突变体,并且BJ1有较高的存活率和突变谱,有利于筛选优良的正突变体。因此高LET较低LET有更为明显的辐射诱变效应。  相似文献   
3.
 1991年3月19日是谢希德教授7秩大寿.同时,谢先生在教育战线已辛勤耕耘了45年.我们做为谢先生的学生,几十年来深受她的教益.在这个大喜的日子里,我们怀着感激之情,衷心祝愿谢先生健康长寿,为祖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做出更多贡献.谢先生是一位和霭而平易近人的长者,奉献甚多而不求索取.她是我国固体物理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为发展我国半导体物理和表面物理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她又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在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方面有特殊贡献,受到学术界与教育界的尊敬.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物理学会的支持下,上海物理学会将于1991年4 月15—17日在上海举办国际薄膜物理及应用会议(’91 TFPA).会议的内容为: 1.薄膜物理:包括薄膜的形成方法,薄膜的结构分析和物理特性等; 2.薄膜材料:包括金属、有机材料、无机材料和复合材料等; 3.应用:包括在光学、集成光学、光电子学、信息存贮和显示、微电子学、传感器、磁学、超导器件、热器件、太阳电池、表面钝化和摩擦学、装饰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4.制备、检验和分析:包括真空涂敷、溅射、化学气相沉积(CVD或MOCVD)、分子束外延、溶液沉积、监测和分析技术、过程控制、薄膜性质…  相似文献   
5.
谢剑钧  陆栋  张涛 《物理学报》1993,42(4):656-664
本文采用紧束缚的界面键极性模型(interface-bond-polarity-model),计算了匹配的半导体异质结(111)面的界面偶极子,并将计算结果与(110)和(001)面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讨论了界面取向和界面成分对偶极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两边同是Ⅲ-V族半导体或同是Ⅱ-Ⅵ族半导体的异质结,界面偶极子几乎不依赖于界面的取向和界面的组成,因此,能带偏移也基本上是各向同性的。对于两边由不同类型半导体组成的异质结,如Ⅱ-Ⅵ/Ⅲ-Ⅴ体系、Ⅲ-Ⅴ/Ⅳ和Ⅱ-Ⅵ/Ⅳ体系,混和的阴离子(111)界面给出的偶极子小于零,而混和的阳离子(111)界面给出的偶极子大于零,二者的平均值等于中性的(110)界面的偶极子。 关键词:  相似文献   
6.
陆栋 《物理通报》2002,(12):1-1
《物理通报》自文化大革命停刊后,于1982年出版了.王淦昌院士为此写了祝词:发展科学,振兴中华.谢希德院士写了一篇短文《几点希望》,指明了办好刊物的具体方针:"以普及为主,兼顾提高".在我国物理界学界老前辈严济慈、周培源、钱三强、钱临照、卢鹤绂、余瑞璜等院士的关怀、指导下,在历届编委会和编辑部的集体努力下,《物理通报》办得很出色,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很吸引人,交流了好的教学经验;介绍了当代物理学的新成就;绍述了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家的事绩,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实现了谢先生当初提出的几点希望.  相似文献   
7.
陆栋 《物理》1987,(12)
近二十年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低维物理学研究的发展是这总趋势中的一个方面.MOSFET(金属-氧化物-硅场效应晶体管)技术的发展开辟了二维电子气物性研究的新局面.量子霍耳效应、分数量子霍耳效应以及定域化现象的研究成为物理学的前沿.分子束外延技术结合超高真空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提供可能制造人们设计的种种奇特的新材料,例如原子级明晰的界面,亚微米级的几何图案结构,非晶态或晶态的半导体超晶格和金属超晶格,控制超晶格内的成分和掺杂等.这既为物理学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也为设计和制备新型器件提供了新途径. 二维物理学中的主要研究的…  相似文献   
8.
徐永年  陆栋 《物理学报》1993,42(3):477-481
报道用正交化线性组合原子轨道(OLCAO)方法计算的CdTe的能带结构,结果与线性缀加平面波(LAPW),线性丸盒轨道-原子球近似(LMTO-ASA)以及非局域化经验赝势(NL-EPM)所得的结果相近。同时还叙述与CdTe的光学特性有关的一些物理量的计算结果,它们是介电函数虚部∈2(ω),高频电导率虚部σ1(ω)以及反射率谱R(ω)。 关键词:  相似文献   
9.
陆栋  王迅 《物理》2000,29(7):420-424
2000年3月4日晚9时35分,与病魔顽强斗争到最后一息的谢希德先生,不幸与世长辞,离开了我们,也离开了她毕生为之奋斗的共产主义事业.1 物理世家谢希德先生1921年3月19日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蚶江镇赤湖乡.她的父亲谢玉铭早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23年,她父亲得到洛克菲勒基金社的奖学金赴美国留学,母亲郭瑜瑾女士则在厦门大学念书.在谢希德4岁时,母亲不幸患病去世,此时,父亲正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物理博士学位,幼小的谢希德在祖母照料下过日子.1926年,谢玉铭先生学成回国,应聘在燕京大学物理系执教.谢希德7岁时,父亲与燕京大学数学系毕业生张舜英…  相似文献   
10.
利用12C6+离子诱变技术对面包酵母菌种进行诱变,得到一株粗蛋白含量达到55% 以上的菌株,借助Minitab16.0,采用Plackett-Burman 实验设计法及响应面分析法,对诱变后面包酵母菌发酵培养基的成分进行了优化,得到3 个最为显著的主要影响因子:葡萄糖、酵母抽提物和硫酸镁。利用最陡爬坡实验逼近最大响应区域后,利用Box-Behnken 实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进行回归分析。通过求解回归方程,得到优化发酵的条件为,葡萄糖:11.03 g/L、酵母抽提物:6.53 g/L、硫酸镁:5.59 g/L。面包酵母生物量为4.84 g/L,相比未进行优化时的生物量提高了15%。A mutant bread yeast strain with high protein content of 55% was gained by use of 12C6+ ions. The MINITAB 16.0 software, Plackett-Burman experimental design and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were applied to optimize the culture medium for the irradiated yeast. The most important three factors which influenced the culture results were identified as glucose, magnesium sulphate and yeast extract. The path of the steepest ascent was undertaken to approach the optimal region of the three significant factors. Box-Behnken design and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were used for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Finally, the optimal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were identified as glucose 11.03 g/L, yeast extract 6.53 g/L and magnesium sulphate 5.59 g/L by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It was found that the biomass of the bread yeasts reached 4.84 g/L and increased by 15% compared to origina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