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   14篇
物理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染料木素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识别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染料木素为模板分子、4-乙烯基吡啶(4-VP)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双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四氢呋喃(THF)为溶剂,采用本体聚合法制备了染料木素的分子印迹聚合物;采用静态平衡结合实验研究了该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染料木素的结合能力和选择性能.结果表明,与化学组成相同的相应非印迹聚合物相比,染料木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染料木素的吸附性能和选择性更好.利用所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固相萃取材料填充固相萃取小柱,可以选择性地从豆奶粉中分离、富集染料木素;此外,该分子印迹聚合物还有望用于其他豆制品的分析检验.  相似文献   
3.
分子印迹-石英晶体微天平用于贝类毒素-软骨藻酸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软骨藻酸是一种天然神经毒性氨基酸,又是一种记忆缺失性贝类毒素,鉴于其毒性及对人体的危害,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限定贝肉中软骨藻酸的安全剂量为20μg/g~([1]).  相似文献   
4.
郭秀春  周文辉 《化学研究》2012,23(5):103-110
分子印迹技术是制备对特定目标分子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高分子材料的技术,所制备的高分子材料被称为分子印迹聚合物.分子印迹聚合物因具有预定性、识别性和实用性三大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分离、模拟抗体与受体、催化剂以及仿生传感器等方面和领域,显示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作者对分子印迹技术的发展历史、基本原理、分类、应用现状以及一些新的研究热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超微电极电化学以及超微电极的制备方法和材料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自组装技术、模板法和新的刻蚀手段等技术在超微电极制备中的应用,从电极材料和包覆材料两方面对材料的研究进展情况予以说明,并对未来超微电极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Au/ZnO催化剂.在室温和进料中含水的条件下考察了残存的氯离子对Au/ZnO催化剂CO氧化性能的影响,发现氯离子可促进金粒子的聚集及表面碱式碳酸锌的生成,因此对CO氧化活性和稳定性都有较强的负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金属氯化物为金属源,硫脲为硫源,聚乙二醇和乙二醇为混合溶剂,采用溶剂热法一步合成了球形的铜锌锡硫纳米颗粒.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了铜锌锡硫纳米颗粒的物相、结构、形貌;利用电池测试系统对以铜锌锡硫纳米颗粒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组装的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所得到的产物为具有锌黄锡矿结构的纯相铜锌锡硫,颗粒直径在300~500nm.铜锌锡硫纳米颗粒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有望在锂离子电池研究和应用中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8.
软骨藻酸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固相萃取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贝毒-软骨藻酸的结构类似物1,3,5-戊烷三羧酸为模板分子,4-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双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合成了对软骨藻酸具有较好选择性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经索氏提取去除模板分子后,在聚合物内部形成了与模板分子1,3,5-戊烷三羧酸以及结构类似物软骨藻酸尺寸、形状以及活性基团互补的结合位点。通过静态平衡结合实验研究了该聚合物的结合能力和选择性能,与化学组成相同的相应非印迹聚合物相比,1,3,5-戊烷三羧酸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对软骨藻酸具有较高的吸附性能和选择性。用150mg印迹聚合物填充于1.0mL玻璃注射器制成的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采用离线模式,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实现紫贻贝和海水中软骨藻酸的分离与检测。对于加标2mg/L的紫贻贝和海水样品,回收率分别达到(93.4±4.9)%和(89.7±3.2)%(n=3)。  相似文献   
9.
The kesterite Cu_2ZnSn(S,Se)_4(CZTSSe) solar cells have yielded a prospective conversion efficiency among all thinfilm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However, its further development is still hindered by the lower open-circuit voltage(Voc), and the non-ideal bandgap of the absorber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is issue. The substitution of Sn with Ge provides a unique ability to engineer the bandgap of the absorber film. Herein, a simple precursor solution approach was successfully developed to fabricate Cu_2Zn(SnyGe_(1-y))(SxSe_(1-x))_4(CZTGSSe) solar cells. By precisely adjusting the Ge content in a small range, the V_(oc) and J_(sc) are enhanced simultaneously. Benefitting from the optimized bandgap and the maintained spike structure and light absorption, the 10% Ge/(Ge+Sn) content device with a bandgap of approximately 1.1 eV yields the highest efficiency of 9.36%. This further indicates that a precisely controlled Ge content could further improve the cell performance for efficient CZTGSSe solar cells.  相似文献   
10.
采用表面引发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在硅胶表面修饰了分子印迹高分子膜(MIP-silica)。以元素分析和氮吸附分析对修饰的分子印迹高分子膜进行了表征。与传统采用本体聚合合成的分子印迹高分子相比,MIP-silica具有更好的传质能力。本文合成的茶碱印迹MIP-silica可以作为选择性固相萃取材料从血清中富集、检测微量的茶碱,该法合成的MIP-silica还可用于高效液相色谱和毛细管电色谱等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