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7篇
化学   44篇
物理学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合成了铜 与丙烯酸根和安替比林及铜 与α 甲基丙烯酸根和安替比林两种三元配合物 ,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反射光谱、ESR谱和变温磁化率等研究 ,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Cu2 A4 (C11H12 N2 O) 2 ,其中A =CH2 =CH COO- 、CH2 =C(CH3) COO- ,C11H12 N2 O =安替比林。测定了Cu2 [CH2 =C(CH3) COO]4 (C11H12 N2 O) 2 的晶体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 ;P2 1/n群 ;晶胞参数 :a =1.2 0 2 6 4 (8)nm ,b =0 .876 0 4 (10 )nm ,c=1.882 4 6 (14)nm ,β =10 0 .80 2 (5)° ;Z =2 ;最终偏离因子R =0 .0 30 4。Cu 具有畸变的四角锥形配位环境 ,两个Cu 由四个α 甲基丙烯酸根桥联 ,在Cu 的端位各有一个安替比林分子以O原子配位。Cu Cu 间具有一对称中心 ,Cu Cu 间距离为 0 .2 6 6 15(3)nm。变温磁化率研究表明两种配合物中Cu Cu 间具有强烈的反铁磁性偶合作用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铜Ⅱ与丙烯酸根和安替比林及铜Ⅱ与α-甲基丙烯酸根和安替比林两种三元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反射光谱、ESR谱和变温磁化率等研究,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Cu2A4(C11H12N2O)2,其中A=CH2=CH-COO-、CH2=C(CH3)-COO-,C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铜(Ⅱ)与丙烯酸根和乙酰胺及铜(Ⅱ)与α-甲基丙烯酸根和乙酰胺两种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ESR谱和变温磁化等研究,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Cu~2A~4(C~2H~5NO)~2,其中A=CH~2=CHCOO^-,CH~2=C(CH~3)COO^-;C~2H~5NO=乙酰胺,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Cu~2(CH~2=CHCOO)~4(C~2H~5NO)~2(1)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群;晶胞参数:a=1.5333(5)nm,b=1.0044(3)nm,c=1.6184(7)nm,β=115.28(3)°;Z=4;最终偏离因子R=0.0701。Cu~2[CH~2=C(CH~3)COO]~4(C~2H~5NO)~2(2)晶体属三斜晶系,P1群;晶胞参数:a=0.93327(11)nm,b=1.12484(11)nm,c=1.3740(6)nm,α=94.90(2)°,β=108.409(14)°,γ=110.556(5)°;Z=2;最终偏离因子R=0.0351。配合物中Cu(Ⅱ)具有畸变的四角锥形配位环境,两个Cu(Ⅱ)由四个α,β-不饱和酸根桥联,在Cu(Ⅱ)的端位各有一个乙酰胺分子以O原子配位。Cu(Ⅱ)-Cu(Ⅱ)间具有一对称中心。配合物1中Cu(Ⅱ)-Cu(Ⅱ)间距离为0.26302(13)nm,配合物2中Cu(Ⅱ)-Cu(Ⅱ)间距离为0.26383(4)nm。变温磁化率研究表明,两种配合物中Cu(Ⅱ)-Cu(Ⅱ)间具有强烈的反铁磁性偶合作用。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铜(Ⅱ)与丙烯酸根和乙酰胺及铜(Ⅱ)与α-甲基丙烯酸根和乙酰胺两种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ESR谱和变温磁化等研究,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Cu~2A~4(C~2H~5NO)~2,其中A=CH~2=CHCOO^-,CH~2=C(CH~3)COO^-;C~2H~5NO=乙酰胺,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Cu~2(CH~2=CHCOO)~4(C~2H~5NO)~2(1)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群;晶胞参数:a=1.5333(5)nm,b=1.0044(3)nm,c=1.6184(7)nm,β=115.28(3)°;Z=4;最终偏离因子R=0.0701。Cu~2[CH~2=C(CH~3)COO]~4(C~2H~5NO)~2(2)晶体属三斜晶系,P1群;晶胞参数:a=0.93327(11)nm,b=1.12484(11)nm,c=1.3740(6)nm,α=94.90(2)°,β=108.409(14)°,γ=110.556(5)°;Z=2;最终偏离因子R=0.0351。配合物中Cu(Ⅱ)具有畸变的四角锥形配位环境,两个Cu(Ⅱ)由四个α,β-不饱和酸根桥联,在Cu(Ⅱ)的端位各有一个乙酰胺分子以O原子配位。Cu(Ⅱ)-Cu(Ⅱ)间具有一对称中心。配合物1中Cu(Ⅱ)-Cu(Ⅱ)间距离为0.26302(13)nm,配合物2中Cu(Ⅱ)-Cu(Ⅱ)间距离为0.26383(4)nm。变温磁化率研究表明,两种配合物中Cu(Ⅱ)-Cu(Ⅱ)间具有强烈的反铁磁性偶合作用。  相似文献   
5.
尽管文献报道了三甲胺氧化物与Mn、Co、Ni、Zn、Cd、Cu等多种离子在有机溶剂中形成较稳定的配合物。但对其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远不如芳香族杂环化合物那样引起人们广泛的注意。本文研究了它与希土元素形成配合物的合成和光谱性质。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氧化三甲胺Me3NO与羰基簇合物M4(CO)12-nLn(M=Co,Ir;n=1,2;L=磷配体)的氧转移反应动力学,讨论了反应机理。反应符合二级速率方程:r=K2[Me3NO][M4(CO)12-nLn]M4(CO)12-nLn的氧转移反应活性呈现如下顺序:中心元素不同时Co4(CO)12-nLn<Ir4(CO)12-nLn;取代配体不同时M4(CO)12-n(P(OMe)3)n>M4  相似文献   
7.
在取代亚碘酰苯存在下,研究了Cr(CO)_6与外来配体L(L=CH_3CN、PPh_3)间的羰基取代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该试剂的空间效应加快了反应速度,其活性顺序为:邻位取代>间位取代>对位取代>未取代;不同基团的对位取代亚碘酰苯的电子效应与氧原子转移速度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吸电子基促进反应,在位阻相近的情况下,取代亚碘酰苯的活性随I—O键强减小而增大.  相似文献   
8.
超氧化物歧化酶模型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SOD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辉禄  高忆慈 《化学通报》2003,66(11):770-774
合成了 4种过渡金属硝酸盐与三 (2 苯并咪唑亚甲基 )胺 (ntb)和水杨酸 (Hsal)的新固体配合物 ,经元素分析确定其组成分别为 [M2 (ntb) 2 (Hsal) 2 ](NO3 ) 2 ·H2 O(M =Zn ,Co)、[M2 (ntb) 2 (Hsal) ](NO3 ) 3 ·3H2 O(M =Cu)和 [M(ntb) (Hsal) ](NO3 )·2H2 O(M =Ni) ,进行了摩尔电导率、热重、红外与紫外可见光谱、1HNMR等性质的表征。研究了配合物的模拟SOD活性 ,用IC50 表征配合物的模拟SOD活性的大小。  相似文献   
9.
标题化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a=8.182(2)Å,b=10.389(2)Å,c=16.261(5)Å,α=99.38(2)°,β=89.97(2)°,γ=113.18(2)°;Z=2,两个phen上的四个N原子和一个配位水中的O原子围绕中心体Cu原子形成一个畸变的三角双锥构型,配位水与阴离子ClO4-中的O原子形成氢键。  相似文献   
10.
1 除莠剂和农药据美国农业部统计,1984年全美农民用了19.6亿公斤的除莠剂,但大部分均未进行致癌和引发生理缺陷的试验。伊利诺大学的植物生物化学家 Constantin A.Rebelz 和园艺学家 Mer-bert J.Hopen 在寻找安全除莠剂和农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们研究成功一种光敏除莠剂,其药效由日光引发,在所有植物和动物细胞中自然产生的这种化合物是一种名为δ-氨基乙酰丙酸(NH_2CH_2CO_2CH_2CH_2COOH)的氨基酸,缩写为 ALA。ALA 是叶绿素生物合成过程中的一种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