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化学   29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5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固相应力作用下高聚物分子结构可被削弱或破坏,化学键可能发生畸变或断裂。固相力化学改性高聚物是研究各种高聚物因机械力影响而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变化的方法。由于该方法具有适用性广、产品纯净、操作方便、效率高、简便、节能、无污染等优点而成为高聚物改性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系统综述了高聚物的固相剪切粉碎、固相磨盘型碾磨粉碎、高能...  相似文献   
2.
测定了较低浓度范围内CuCl2、CuSO4水溶液的粘度系数(B)、核磁共振(NMR)系数(B')及其对水17O NMR化学位移的影响,进一步计算了Cu2+、C1-、SO2-4的粘度系数及核磁共振系数,并与文献值进行了比较.利用17O NMR化学位移、粘度系数和核磁共振系数与水团簇结构和水分子缔合的关系,分析了CuCl2、CuSO4对水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CuCl2和CuSO4均具有促进水分子缔合,使水团簇加大的作用,且CuSO4对水的缔合作用大于CuCl2,Cl-对水缔合的破坏作用大于SO2-4作为顺磁离子,在核磁共振弛豫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缩短水中质子的自旋-晶格弛豫时间,使谱线变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氯酸钾作氧化剂的条件下用浓硝酸将硫或碳氧化成硫酸或二氧化碳,用王水在沸水浴中溶解多种矿石样品中的砷,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方法检出限为0.0032%,精密度为1.60%—3.65%。  相似文献   
4.
大型复杂系统的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涉及到非确定或不一致信息的处理,而多值模型检验作为经典模型检验的一种扩展,是处理和分析包含此类信息模型的一种有效手段.提出了一种系统化的多值逻辑(涵盖经典逻辑)的代数表示方法,使用吴方法的基本思想和框架实现复杂系统形式验证中基于多值逻辑的模型检验的代数化,建立了通过吴方法实现多值模型检验技术的整体框架.这种代数化的多值模型检验方法可以作为现有方法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5.
FFC-1离子交换纤维对酸碱有害气体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系统考察了不同直径及反离子形式的FFC-1聚羧酸离子交换纤维对酸碱有害气体的穿透吸附,各种温、湿度条件下的吸水率,以及作为有害气体吸附滤除材料的重复使用与再生性能。研究表明:FFC-1纤维直径的减小有利于提高对有害气体的动态吸附容量。在体系温度、相对湿度分别为15℃、50%时,以3D腈纶为起始原料的钠型FFC-1离子交换纤维的吸水率≥350mg/g.纤维;对SO2的穿透吸附容量可达200mg/g.纤维。FFC-1离子交换纤维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与再生能力,经20次再生循环使用后,纤维交换容量未见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6.
利用扫描电镜、热失重-红外、元素分析、低温氮吸附等技术和化学手段对聚羧酸基FFC-1离子交换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特点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FFC-1离子交换纤维为含适量酰肼类交联键的聚羧酸(钠)型离子交换材料,外比表面积大和传质距离短是其反应动力学性能优异的主要原因,FFC-1纤维具有良好的化学与热稳定性。在5mol/L硫酸、硝酸、盐酸和2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交换容量未见明显降低。但过氧化氢溶液对其功能基有明显破坏,CO2为FFC-1纤维在高温区间(300℃~350℃)的主要分解产物。  相似文献   
7.
甘油基电解液中阴离子对阳极氧化TiO2纳米管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NH4F-甘油-水电解液中,采用阳极氧化法,在纯Ti基底上制备了高度取向的TiO2纳米管阵列,考察了阴离子种类、阳极氧化时间及NaAc浓度对纳米管阵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TiO2纳米管的生长速率和长度强烈依赖于阴离子的种类和浓度.NaNO3和NaCl的加入能增大阳极氧化时的电流密度,提高TiO2纳米管底部的腐蚀速率,提高管的生长速率及增加管的长度;而NaAc的加入更大程度上抑制了已生成的TiO2纳米管顶部的溶解,提高了纳米管的净生长速率,得到较长的纳米管阵列.  相似文献   
8.
水分子与蛋白质分子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By partially doping Pb to effectively suppress the superstructure in single-layered cuprate Bi_2Sr_2CuO_(6+δ)(Pb-Bi2201) and annealing them in vacuum or in high pressure oxygen atmosphere, a series of high quality Pb-Bi2201 single crystals are obtained with T_c covering from 17 K to non-superconducting in the overdoped region. High resolution angle resolved photoemission spectroscopy measurements are carried out on these samples to investigate the evolution of the Fermi surface topology with doping in the normal state. Clear and complete Fermi surfaces are observed and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in all of these overdoped Pb-Bi2201 samples. A Lifshitz transition from holelike Fermi surface to electron-like Fermi surface with increasing doping is observed at a doping level of ~0.35. This transition coincides with the change that the sample undergoes superconducting-to-non-superconducting states.Our results reveal the emergence of an electron-like Fermi surface and the existence of a Lifshitz transition in heavily overdoped Bi2201 samples. This provides important information in understand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disappearance of superconductivity and the Lifshitz transition in the overdoped region.  相似文献   
10.
High resolution photoemission measurements are carried out on non-superconducting LaFeAsO parent com- pound and various superconducting RFeAs(O1-ZFx) (R=La, Ce and Pr) compounds. It is found that the parent LaFeAsO compound shows a metallic character. By extensive measurements, several common features are identified in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these Fe-based compounds: (1) 0.2 eV feature in the valence band, (2) a universal 13-16 meV feature, (3) near EF spectral weight suppression with decreasing temperature. These uni- versal features can provide important information about band structure, superconducting gap and pseudogap in these Fe-based materia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