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化学   8篇
物理学   8篇
  2018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用2D NMR (1H-1H COSY和1H-13C COSY)技术研究了从鹰瓜花中分离到的黄酮醇-3-O-吡喃鼠李糖基呋喃阿拉伯糖甙的双糖结构,明确其双糖为1→2连接.  相似文献   
2.
杨峻山  宫丹 《化学学报》1984,42(7):679-683
自苦木科植物苦木的木质部分离得到四个生物碱,经UV,IR,NMR和MS分析和物理化学常数测定,确定其中两个为新的β-咔巴啉生物碱,分别命名为苦木碱辛和苦木碱壬.苦木碱辛的结构为1-甲酰基-4-甲氧基-β-咔巴啉(1),苦木碱壬的结构为1-甲氧丙酰基-β-咔巴啉(2).另外两个为已知生物碱1-乙烯基-4-甲氧基-β-咔巴啉(3)和3-甲基铁屎米-2,6-二酮(4)  相似文献   
3.
原伊鲁烷型倍半萜醇芳香酸酯的碳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自人工发酵得到的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 (Vahl.ex Fr.) Quel.菌丝体中分离出十七个原伊鲁烷型倍半萜醇芳香酸翻,在研究这些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中,对其全去偶碳谱,偏共振谱或INEPT谱,C-H COSY谱和远程C-H COSY谱进行比较仔细地分析,指定了每个化合物各碳的归属,讨论了其碳谱的特征,并指出13C NMR谱是对新的该类型化合物结构测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沈杰  杨峻山 《化学学报》2007,65(16):1675-1678
多异戊烯基取代的苯甲酮类化合物存在于多种藤黄科植物中, 具有多种显著的生物活性. 为了进一步发现生物活性成分, 对藤黄科藤黄属植物云南山竹子的枝条和果实进行了研究, 从中分离得到了两个多异戊烯基取代的苯甲酮类化合物, 其中一个为新化合物. 经多种波谱方法确定了两个化合物的化学结构, 一个新化合物命名为藤黄酮K, 另一个化合物为Cambogin.  相似文献   
5.
天麻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天麻的石油醚和70%乙醇提取部分经硅胶柱层析,分得八个成分(Ⅰ~Ⅷ)。Ⅶ[C_(13)H_(18)O_7,熔点145~148℃[α]_D~(15)-66.4°,(C.0.65,水)]为天麻主要成分,根据光谱分析、衍生物制备和苦杏仁酶水解产物的鉴定,确定其结构为对羟甲基苯β-D-吡喃葡葡糖苷,命名为天麻苷。其余七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天麻苷元——对羟基苯甲醇(Ⅲ)、β-谷甾醇(Ⅱ)及其D-葡葡糖苷即胡萝卜苷(Ⅵ)、柠檬酸(Ⅴ)及其单甲酯(Ⅳ)以及棕榈酸(Ⅰ)和蔗糖(Ⅷ)。  相似文献   
6.
杨峻山  杜明慧 《化学学报》1984,42(12):1308-1311
九里香[Murraya paniculata(L.)Jack.]属芸香科(Rutaceae)植物,民间主要用于活血散瘀、消炎止痛.广东省阳山县和云南西双版纳产的九里香中所含的化学成分我们已有报道.在我们研究此植物的抗凝血活性成分的过程中,从海南九里香叶和细枝中得到四种香豆精化合物(1a~d)和一种黄酮化合物,其中海南九里香内酯(1a)(hainanmurpanin)为新化合物.本文报道它们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化合物1a,C_(17)H_(18)O_6的紫外光谱显示7-甲氧基-8-烷基香豆精的特征吸收;红外光谱显示三个羰基和芳环的吸收;根据核磁共振谱提供的共振信号,可以推测1a的化学结构为  相似文献   
7.
用2DNMR技术研究了获自朝鲜淫羊藿中的2—羟基—3,4,6,7—四甲氧基—9,10—二氢菲的结构.对其碳氢信号进行了全归属.并对文献报道的同类化合物的碳信号归属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8.
以破骨风(Jasminum lanceolarium Roxb.)为研究对象,采用硅胶柱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等手段,从中分离获得7个木脂素类化合物:Jasminlanoside A(1)、(+)-环橄榄树脂素(2)、丁香脂素-4-O-β-D-葡萄糖苷(3)、(+)-环橄榄树脂素-6-O-β-D-葡萄糖苷(4)、(+)-环橄榄树脂素-4'-O-β-D-葡萄糖苷(5)、橄榄素4″-O-β-D-葡萄糖苷(6)和丁香脂素-4,4'-O-双-β-D-葡萄糖苷(7),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3~6均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利用一维核磁共振谱(1D NMR)、二维核磁共振谱(2D NMR)和高分辨电喷雾电离质谱(HR-ESI-MS)对化合物1的结构进行了鉴定.抗氧化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2,4和5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化合物5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清除活性最强,IC_(50)值为(0.148±0.005)μmol/L.  相似文献   
9.
徐燕  梁敬钰  邹忠梅  杨峻山 《化学学报》2008,66(10):1235-1238
玉米须是我国传统中药, 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为了寻找玉米须中的生物活性成分, 对玉米须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 从中分离得到一个新黄酮1和两个尿素苷23. 应用多种波谱学方法(1H NMR, 13C NMR, HSQC, HMBC, 1H-1H COSY, ESI-MS等), 确定了3个化合物的化学结构.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鉴定为6-乙酰基-木犀草素; 化合物23是两个新的天然产物, 分别鉴定为鼠李糖尿素苷和1,3-二鼠李糖尿素苷. 首次对两个新天然产物的氢谱和碳谱数据进行了全归属.  相似文献   
10.
蜜环菌菌丝体中倍半萜醇芳香酸酯的质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峻山  丛浦珠 《化学学报》1988,46(11):1093-1100
本文报道从蜜环菌(Armilaria mellea)菌丝体分离出的五个倍半萜醇芳香酸酯、即蜜环菌戊素(melleolide, 1)蜜环菌甲素(armillarin, 2), 蜜环菌乙素(armillaridin, 3)蜜环菌丁素(armillaribin, 4)和蜜环菌丙素(armillaricin, 5)的质谱裂解方式和重要的质谱特征, 这些特征为测定该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