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   9篇
物理学   11篇
  2001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提出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波谱的对数直线法确定ZnS:Mn的结构相变温度,在研究微量掺杂离子影响ZnS微晶结构相变温度的实验分析中取得满意的结果,克服了X射线衍射对Mn2+浓度在10-3—10-6g/g范围内ZnS相变温度不能区分的困难。  相似文献   
2.
低温高压下的Na5Eu(WO4)4的发光和晶体场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常新  崔宏滨  李碧琳 《物理学报》1996,45(8):1409-1417
用低温金刚石对顶砧高压显微光谱系统在20—300K低温和0—10GPa高压范围内研究了白钨矿型化学计量的基质发光晶体四钨酸铕钠Na5Eu(WO4)4中Eu3+的发光.确定了Eu3+荧光谱线和能级在低温下的压力移动率.它随温度变化,表明温度和压力对Eu3+谱线作用不是独立无关的.按晶体场理论简化方法推导了能级的晶体场参数表达式,并按实验数据拟合出在不同低温下晶体场参数随压力的移  相似文献   
3.
ZnS电致发光磷光体制备过程中掺入微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碧琳  郭常新 《物理学报》1991,40(3):490-497
  相似文献   
4.
纳米荧光粉的余辉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郭常新  李碧琳 《发光学报》2001,22(3):223-226
用无机材料在室温下通过溶胶法制成了纳米ZnS:Mn荧光粉,立方晶形,平均粒径为3nm,它的橙色发光(峰值608nm,半宽75nm)亮度与同晶型(立方)的体ZnS:Mn荧光粉的亮度相同,而余辉缩短。在Nd:YAG四倍频266nm脉冲激光激发下,仔细对立方纳米,纯立方微米,纯六角微米ZnS:Mn荧光粉进行了余辉的对比测量,它们的余辉主要遵循指数衰减规律,其1/e余辉时间的结果如下:(1)纯立方纳米ZnS:Mn,两个指数衰减,余辉时间分别为186μs和1078μs,其幅度比为4:1,前者是主要的,决定了1/e余辉时间;(2)纯立方微米体ZnS:Mn:944μs,(3)纯六微米体ZnS:MN:1.2ms(还有幅度很小的极长余辉成分),结果表明纳米ZnS:Mn荧光粉的光致发光余辉的确比对应的体材料(不管是六角还是立方)都短,但余辉缩短了几倍,而不是五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5.
鬼臼毒素及其衍生物由于具有抗肿瘤活性而引起人们对其结构、性能及合成产生的极大兴趣[1],它们的质谱研究也曾有报道[2,3].本文报道4种衍生物的EIMS谱的分析结果,它们的结构如下: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基质发光材料Na_5Eu(MoO_4)_4制备过程中加入H_2WO_4或SiO_2后发光增强的现象.对Na_5Eu(Mo(1-x)W_xO_4)_4体系,当0相似文献   
7.
采用体积排斥色谱研究聚(苯乙烯-异成二烯)二嵌段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二氧六环/甲醇混合体系中以PI为核PS为壳的微胶柬形成过程,以及在正庚烷/乙酸异戊酯混合体系中以PS为核PI为壳的微胶束形成过程。讨论了温度、混合溶剂的配比和共聚物分子量对微胶束形成的影响。根据体积排斥色谱图估算了形成微胶束时的表观缔合能和微胶束的表观缔合数.  相似文献   
8.
采用动态激光光散射研究聚(苯乙烯-异成二烯)(PS—PI)星形嵌段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二氧六环/甲醇混合体系中微胶束的形成过程。讨论了温度、混合溶剂的组成、星形嵌段共聚物的臂数及组成对微胶束形成的影响。验证了临界接触浓度的存在。并就不同结构的星形嵌段共聚物形成微胶束的形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测量了高稀土浓度化学计量基质发光材料Na_5Eu(WO_4)_4,Na_5Eu(MoO_4)_4和NaEu(MoO_4)_2的拉曼和红外光谱。用位置群分析法分析了它们的品格振动模式的对称性分类,并参照有关白钨矿结构材料的结果,对它们的实验振动模确定了归属。这些材料的高能振动模来源于(WO_4)~(2-)或(MoO_4)~(2-)的内拉伸振动,由二个或三个这样的高能声子产生的无辐射弛豫猝灭了Eu~(3+)的~5D_1和~5D_2发射。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沉降法粒度仪和光学显微图象自动分析仪等不同方法测量并研究了ZnS:Cu电致发光粉粒度分布和原料ZnS粒度分布的关系,找出了粒度分布规律,并对比了这几种测量方法.本文还研究了该发光粉在880℃灼烧制备时,发光粉晶粒的初期生长形貌.发现晶粒生长有二个过程,首先在初始2-3分钟内迅速结成晶粒,然后以较慢速度长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