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0篇
化学   27篇
物理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uSO4·5H2O在用KBr压片法制样时所发生的固相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X射线衍射法和FT-IR法研究了CuSO4·5H2O在用KBr压片法制样过程中所发生的固相反应.主要产物为:K2Cu(SO4)2·6H2O和CuBr2。  相似文献   
2.
一溴代烷的物理性质与其分子结构间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考查并分析了(KI)108离子簇的结构、能量和相变的动力学行为.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离子簇再现了熔化和凝固现象,而且熔化起始于立方体的其一顶点,熔化的离子簇不是球形的,说明了离子簇的非湿特征.根据结晶的成核速率,讨论了电子衍射实验中观察KI凝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六十年代后期,在Hartree-Fock-Slater法的基础上,提出了Xα法[1].用于原子结构计算的Xα法与HF(Hartree-Fock)法的主要区别在于:用简单的统计平均交换势替代了HF法中计算最为困难的电子交换势,从而在保持较高理论严谨性和计算精确度的同时,大大减少了计算工作量,近年来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我们尝试用经过适当修改的Xα方法,计算原子参数,解决分子结构中的某些问题.用原子参数解决分子问题,历来是化学和物理工作者常用的方法.本工作的意图是引入一个比HF法简单的容易在微机上实现的某种表现原子参数的计算方法,提供…  相似文献   
5.
我们利用Born-Mayer-Huggins相互作用势函数对(KF)N(N=108,256,500和864)团簇进行了分子动力学(MD)模拟。为了避免周期性边界条件对相变、成核和重结晶的干扰作用,对体系采用了自由边界。基于MD模拟结果,对团簇的熔化温度、熔化焓、扩散系数、成核速率、固液界面自由能、临界核大小等进行了计算和讨论。在对(KF)864双晶团簇的热退火模拟中,观察到了固态的重结晶和晶粒的生长。经典的成核理论成功地解释了(KF)864双晶团簇的重结晶MD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高能电子散射技术的发展,自由小分子中电荷密度的分布成了散射工作者注意的一个热点,已有专著论及[1].关于自由小分子中电荷的分布,迄今为止,理论方面的信息来源主要是量子化学计算;而实验测定方面,高能量电子散射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原子形成分子时电荷密度的改变,主要是在价壳层,和中性原子的电荷分布相比较,这种改变是较小的,因此对实验工作者的要求就很高.目前已发表的研究工作,大都为很小的分子(如双原子分子),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去求得进展.理论上作散射截面计算,然后与分子散射强度曲线作比较,如Sz…  相似文献   
7.
测定了三核苯甲酸铁配合物[Fe_3O(OBz)_6(CH_3OH)_3](NO_3)(CH_3OH)_2(OBz~-=苯甲酸根)的电子光谱,应用配体场理论和T-S图求得配体场参数10Dq=12457cm~(-1)。用CNDO/2方法对其简化模型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8.
“宠物毒粮”中的假冒蛋白质——三聚氰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详细介绍了三聚氰胺的结构、制备和性质;从各个角度分析了它的毒性,分析了它对人和动物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用增强拉曼光谱和电势调节红外光谱探讨偶极-偶极相互作用时,吸附带强度变化比频率位移更为重要.因为其它因素,如吸附物位置不均匀,通过金属表面的诱导作用等也能引起频率的稍微位移,但这些因素均不能解释强度转移效应.分子间的振动相互作用主要通过它们的偶极场,吸附分子吸收峰强度的转移与它们的电子极化率的屏蔽作用密切相关,相关势近似(CPA,CoherentPotentialApproximation)已广泛用于讨论分子间的振动相互作用[1].本文用CPA方法计算了C(ZXZP’CN一、“CN丫All(100)体系的吸收光谱,并与吸附在粗化金电极上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MD)和MM/PBSA能量计算的方法,从分子水平研究了3个四氢化吡啶并[1,2-a]吲哚酮衍生物与CDK5和GSK3β的相互作用,并揭示了这些抑制剂对GSK3β的选择性抑制机理。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抑制剂对2种激酶具有相似的结合模式,结合口袋处的残基也都根据晶体结构的序列比对相互对应。研究体系的RMSD随时间的稳定变化,表明模拟体系已达到稳定状态,因而后续的分析是可靠的。CDK5/抑制剂体系,RMSD在0.15 nm上下波动,CDK5/M1和CDK5/M2骨架轻微波动,稍高于CDK5/M3;而GSK3β体系的RMSD值略高于CDK5体系,在0.17 nm上下波动,GSK3β/M1和GSK3ββ/M2的骨架波动平衡值则稍低于GSK3β/M3。活性较大的抑制剂增强了蛋白骨架整体的“柔性”,即对激酶构象产生一定影响。能量分析表明,静电能和范德华作用能够区分不同抑制剂对同种激酶的生物活性差异。极性溶剂化自由能对区分抑制剂选择性也很重要,残基分解表明GSK3β的Glu97、Thr138是造成抑制剂选择性的主要原因。抑制剂与CDK5和GSK3β结合的过程中,蛋白质残基的动态相关性存在差异,铰链区域的Thr138与Val135~Gln206区域残基正相关,证实Thr138残基是区分抑制剂选择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