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   6篇
物理学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1.
采用荧光光谱法对β-环糊精(β-CD)与柔红霉素(DNR)包结物溶液进行表征。研究了β-CD与DNR之间的超分子包结作用机理,讨论了时间、温度和β-CD浓度对包结反应的影响,建立了新的定量检测微量DNR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DNR本身具有天然荧光,与β-CD形成1:1的超分子包结络合物后,荧光强度增大,β-CD对DNR有较强的荧光增敏作用。在25℃,pH7.0时,包结常数K=1.26×106L/mol。β-CD增敏荧光定量测定DNR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1.78×107x+312.76,相关系数为r=0.9953,检测下限为3.77×10-6mol/L。  相似文献   
2.
石健  张其平  王南平 《电化学》2011,(4):433-437
研究了阿霉素(ADM)在β-环糊精(β-CD)修饰金电极上(β-CD/Au)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ADM在β-CD/Au电极上发生表面包络反应.25℃,pH=7.0时,该电极表面包络常数为9.54×104 L·mol^-1,并随温度呈规律性变化,最适宜反应温度为30℃.该电极ADM包络呈准可逆的电化学反应,速率常数为...  相似文献   
3.
β-环糊精与阿霉素相互作用荧光光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荧光光谱技术确定了β-环糊精(β-CD)与阿霉素(ADM)之间的超分子包络物ADM-β-CD的形成。 研究了时间、浓度和温度对包络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包络物形成的化学计量比,计算了在不同温度下的包络常数和包络反应的热力学参数。 在33 ℃、pH=7.0时,包络常数K=2.98×106 L/mol,且包络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变小,该包络反应属于焓驱动的自发的放热反应。 由于β-CD对ADM的天然荧光有增强作用,因此,ADM与β-CD形成超分子包络物后,荧光强度增大,荧光光谱是研究ADM与β-CD超分子包络反应的很好的技术。 求得β-CD增敏荧光法定量测定ADM的线性回归方程为:F=5.64×108c+47.26,相关系数r=0.9985,检测下限为6.30×10-8 mol/L。  相似文献   
4.
β-环糊精与神经递质的包络作用及其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氢醌(HQ)为探针,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s) 分子与—环彻精(β-CD)单元的包络作用.通过在β-加倍饰电极界面上神经递质对 被包络的HQ的抑制效应,求得各神经递质与β-CD的表面包络常数,该常数因神经 递质所含官能团的不同而不同,且随链长的递增呈现有规律的递增.以甲基橙(M0) 为探针,用紫外—可见光谱法(UV)证明溶液中神经递质分子与β-CD能有效包络, 包络常数及其与神经递质分子结构的关系与循环伏安法的测定结果一致.量子化学 的服法计算得到了神经递质分子与β--CD单元包络的结构.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表 明:疏水相互作用、范德华力及氢键等多种非共价链的弱相互作用协同贡献于包络 物的形成,主客体间的结构匹配及溶剂效应对包络物的稳定性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甲基橙为探针,用紫外光谱法研究了β-环糊精与不同神经递质分子(多巴胺、去甲基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异丙基肾上腺素)的作用,并通过竞争包结法测定了β环糊精和不同神经递质分子形成包结物的包结常数,证实了疏水作用和氢键对包结物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1,8-萘酰亚胺荧光单体的合成及光谱的量子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4-溴-1,8-萘二甲酸酐和N-甲基哌嗪为原料,合成了3种水溶性1,8-萘酰亚胺荧光单体,并以红外光谱、氢核磁共振谱、质谱及元素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测定了它们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运用PM3方法对这3种化合物的基态和激发态进行了几何构型全优化.结构分析表明:基态下,3种荧光单体的环均处于同一平面,且体系为较大的共轭...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丝裂霉素(MMC)在β-环糊精(β-CD)修饰金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β-CD/Au电极能与MMC发生表面包络反应。25℃,pH 7.0时,该电极表面包络常数为3.32×105L/mol,且表面包络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表现为吸热过程。该电极与MMC的包络呈不可逆的电化学过程。25℃,pH 7.0时,其速率常数为0.0706 s-1,且速率常数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活化能为2.13 kJ/mol。在4~8μmol/L浓度范围内β-CD/Au电极上MMC的还原峰电流与浓度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Ip=14.86+0.43c,相关系数0.9931,检出限0.75μmol/L。  相似文献   
8.
β-环糊精修饰电极对柔红霉素的电化学定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柔红霉素(DNR)是强效的抗白血病制剂,但具有心脏毒性,基因毒性和生殖器官毒性。因此,研究柔红霉素的用量,建立多种微量检测方法,在临床医学方面具有积极的和现实的意义。本文研究了DNR在β-环糊精(β-CD)修饰金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发现DNR能在β-CD俢饰电极上发生包络反应,其包络常数为6.1×104 L•mol-1。而且,只有包络的DNR能进行不可逆的电化学反应。其速率常数为28.03 s-1。在3-30 μmol• L-1的浓度范围内,DNR还原峰峰电流与DNR浓度成线性关系,因此,β-CD修饰电极可用于DNR的定量检测。在pH=7.0的中性电解液和温度接近40℃时,DNR在β-CD修饰电极上有最好的电化学活性。此时,β-CD修饰电极对DNR有较低的检出极限。  相似文献   
9.
β-环糊精修饰金电极对神经递质的电化学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一种用自组装单层膜β-环糊精修饰电极( Au/SAM-β-CD)定量检测多巴胺、去甲基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异丙基肾上腺素的方法; 求得这 4种神经递质的线性回归方程, 并得到测定它们的线性范围分别为 1.70~ 63.00、 1.45~ 28.44、 1.27~ 8.73、 0.80~ 2.40 μ mol@ L- 1, 检出限分别为 0.57、 0.48、 0.42、 0.27 μ mol@ L- 1; 还讨论了 pH值对测量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灵敏度和较高的精密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