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数学   5篇
物理学   2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对低频声波的吸声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察了对20Hz—100Hz的低频声的有效吸声体。分析表明,电磁感应式表面吸声体是个可行的选择方案。单一表面吸声体的理想吸声系数极限为50%。若在此表面体的背后平行地放置一硬墙壁面就构成共振吸声系统。这样的系统可以在整个低频波段上吸收55%以上的声能,在其中的一些频率区域内还达90%以上。表面体的运动还可以用电子线路来控制从而使得该表面体的等效参数达到最佳值。用这种途径可以较容易地研制成对高强度低频声波的理想吸声系统。  相似文献   
2.
本文详细考察了大气潮汐振荡所产生的大气电学扰动。从而说明了中性大气状况对大气电性能的耦合影响。结果表明,大气潮汐振荡产生的大气密度波动所导致的大气电离率的波动,在35kin以下不到1%,而40km以上则有4%左右的相对起伏,大气潮汐能导致大气导电率幅度比电离率起伏更小的相对起伏,只有45km以上的相对改变量才超过1%,且其符号与电离率相反,潮汐发电机区所产生的电离层电位的周日变化能够造成中、低层大气晴天垂直电场有百分之几的相对变化,大气潮汐振荡所引起的导电率和电场的波动,连同潮汐风场所造成的对流电场一道能产生出最大幅度达百分之几到百分之几十的大气垂直电流的相对起伏,本文所述的公式和分析方法,原则上也可用于计算其他原因所造成的中性大气状况的变动所产生的大气电性能变动。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给出了等温大气中点源重力波的解析解.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水平等温分层大气中点源重力波的计算机模式.从而解决了在真实大气中对点源重力波传播的数值计算问题.对大气中点源声波的传播过程也可以借助本计算机模式进行数值计算.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一个简化的广延大气簇射模型来计算银河系宇宙线对地球大气的电离率.计算结果表明,电离率的峰值大约位于地面以上15公里的高度.在磁赤道处峰值电离率约为每立方厘米每秒10对,而在磁极区约为70到110对.在峰值高度之外,电离率随着向上或向下离开峰值处的距离的增加,而差不多呈现指数衰减.向上时的衰减比向下时更快些. 文中得出了宇宙线电离源函数,并计算了银河系宇宙线对大气的电离受太阳活动的调制.计算结果表明,近磁赤道处并无明显的调制,地磁纬度越高则调制越大.在磁极区,受太阳活动十一年周期的调制而造成的峰值电离率的波动幅度可达45%.在极区的36公里高度处的最大调制量可高达85%.本模型电离率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符合得很好. 文中还对在稳定状况下由于宇宙线粒子在大气中的沉降所造成的空间电荷及电流作了计算.计算结果比观测值约小3个数量级.由此可见,宇宙线对大气电学系统的贡献是通过电离大气而产生电导率来作出的,而不是通过电荷沉降.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最新的探测资料和大气化学模式,计算了200公里以下大气导电率的全球分布。文中分析了各种电离源,即宇宙线,太阳远紫外辐射和X射线辐射等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绝大部分高度区域内导电率对电离源的相对灵敏度大约为50%,文中还利用宇宙线离子对产生率的半经验公式,计算了十一年太阳周期对大气导电率的调制影响。结果表明,近极区低于70公里区域内的相对调制量可大于50%,得到的全球大气电阻是182欧姆,计算结果与观测资料和其它半经验模式结果相比较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6.
庄洪春 《中国科学A辑》1989,32(9):983-992
本文利用一套磁力线坐标系,极大地简化了各向异性电导率介质中的空间电流守恒方程,从而在较普遍的情况下获得了近地空间电位结构的解析表达。本文还对低层、赤道区、极区及高层等各种特殊区域内的电位结构的简化表达式作了讨论,发现它们都可表示为一维的Riccati型微分方程的解或者更为简单的解。  相似文献   
7.
闪电物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洪春 《物理》2002,31(12):789-795
闪电物理研究的重点是地闪的研究,地闪的物理过程包括云中起闪过程,闪电传播过程及接地过程,在较大范围的云中强电场区内,两雨滴掠过碰撞形成的细丝顶端产生的电晕或冰类痧汽凝结物表面的电晕可能触发闪电;闪电在空气中的传输过程就是先导从电晕向电弧的转化过程;闪电落地过程的核心是上迎先导的形成及与下行先导的连接,闪电物理研究的重点在闪电落地过程,并应与雷电防护研究结合起来进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