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化学   9篇
物理学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通过光谱技术以及分子模拟手段研究了CopC与hemin的相互作用。紫外可见光谱表明hemin中Fe3+可能与CopC中的组氨酸(His1或His91)形成配位。此外,荧光光谱表明CopC与hemin的主要弱作用力为疏水作用力。圆二色谱、化学变性、荧光寿命以及同步荧光实验表明hemin与CopC的配位使得CopC的稳定性降低,并且色氨酸周围环境的疏水性减弱。紫外可见及荧光光谱表明,两者结合常数在106左右,结合比为1,hemin与CopC中唯一的色氨酸(Trp83)的距离为1.06 nm。最后通过分子对接模拟了CopC与hemin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hemin中Fe3+可能与CopC中的组氨酸(His1)形成与卟啉环平面垂直的轴向配位,并且与Trp83距离为0.96 nm,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
于室温下,在10 mmol/L,Hepes缓冲溶液(pH =7.4)中,通过紫外差光谱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apoCopC和CuN-CopC与Ag+的结合性质,进一步研究了apoCopC,CuN-CopC,CopC-AgC和CuN-CopC-Agc与Vitamin B6作用的超分子行为.结果表明,在apoCopC和CuN-...  相似文献   
3.
PTCDA/ITO表面和界面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PTCDA/p-Si有机/无机光电探测器中PTCDA/ITO表面和界面进行了测试分析. 结果表明, 苝环上的C原子的结合能为284.6 eV, 酸酐中的C原子的结合能为288.7 eV, 并存在来源于ITO膜中的氧对C原子的氧化现象, 界面处C(1s)谱中较高结合能峰消失, 且峰值向低结合能发生化学位移;CO键中O原子的结合能为531.5 eV, C-O-C键中的O原子的结合能为533.4 eV.  相似文献   
4.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8-羟基喹啉硼化锂(LiBq4)/铟锡氧化物和8-羟基喹啉硼化锂/酞菁铜(CuPc)/铟锡氧化物表面分别进行了扫描,显示了LiBq4在不同衬底上的形貌差异,并进一步利用样品表面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图验证了这一差异.实验表明,CuPc层的加入改善了LiBq4的成膜质量,并将这种改善归因于分子构型与电子亲和势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白藜芦醇是一种天然的植物抗毒素,存在于花生、葡萄和多种浆果之中。CopC是一种由β-折叠片组成的铜伴侣蛋白,含有102个氨基酸,Cu~+结合在C端,Cu~(2+)结合在N端,其作为氧化还原开关参与铜的调控,它与小分子的作用影响其氧化还原开关功能。本研究主要利用红外光谱(FTIR)、圆二色谱(CD)、荧光寿命、三维荧光光谱、荧光光谱和分子对接等方法研究白藜芦醇与CopC的相互作用。通过FTIR、CD、化学变性和荧光寿命测定表明,白藜芦醇的结合使得CopC的稳定性降低,可能源于CopC的β-折叠片含量减少,自由卷曲含量增加。此外,三维荧光光谱和荧光光谱表明,白藜芦醇与CopC结合后,其荧光光谱出现蓝移,表明白藜芦醇可能结合在CopC的疏水区域;并且,可得白藜芦醇与CopC的结合比为1∶1,结合常数为(6.76±0.17)×10~5 L·mol~(-1),疏水作用力是维持两者之间形成复合物的主要作用力。通过F9rster能量转移和分子对接模拟确定CopC中白藜芦醇和色氨酸之间的平均结合距离,模拟的结果和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本文结果将为阐明CopC的铜调控机理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以2,6-吡啶二甲酸为原料,经酰化、酯化、胺解、亲和加成合成2,6-吡啶二甲酰肼-2-羟基萘甲酰腙(L1)。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荧光寿命方法研究了酸碱对L1互变异构的影响及L1、Cu(Ⅱ)、铜运输蛋白(copper trafficking protein,apoCopC)三者的相互结合。结果表明,在pH=7.4、50 mmol·L-1 Tris-HCl缓冲条件下,L1可分别与Cu(Ⅱ)、apoCopC结合形成1:1的配合物,条件结合常数分别为3.32×106 mol-1·L和4.01×105 mol-1·L;而Cu(Ⅱ)-L1与apoCopC结合形成1:1复合物的条件结合常数为8.09×105 mol-1·L。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分子对接模拟表明,L1结合在apoCopC的N端,光谱滴定证实L1、Cu(Ⅱ)、apoCopC可形成以Cu(Ⅱ)为中心的三元配合物。  相似文献   
7.
在室温、p H=7.4、10 mmol/L 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Hepes)缓冲溶液条件下,利用荧光光谱研究了卵清蛋白(Ova)与Tb~(3+)的结合性质.利用荧光探针2-对甲苯胺基-6-萘磺酸钠(TNS)检测了Tb~(3+)对Ova疏水区的影响.通过化学变性实验分析了Ca2+和Tb~(3+)对Ova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Ova可以与Tb~(3+)形成1∶2的复合物,Tb~(3+)的结合使其疏水区暴露程度增加,TNS的荧光增强.Ova的解折叠曲线呈现三态的变化(N■■I■■U).Ca2+可以增加I■■U过程的稳定性,Tb~(3+)对N■■I和I■■U两个解折叠过程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A novel C3-symmetrical molecule, 1,3,5-tri(9-ethyl-6-nitrocarbazol-3-yl) benzene(IV), 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1 H NMR, 13 C NMR and UV-vis spectroscopy, elemental analyses and X-ray single crystal diffraction analysis. For this complex: C48 H36 N6 O6, Mr = 792.83, tri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1, a = 11.568(6), b = 13.158(7), c = 17.856(10) ?, α = 95.419(9), β = 107.345(8), γ = 114.682(8)o, V = 2281(2) ?3, Z = 2, Dc = 1.154 g/cm3, λ = 0.71073 ?, F(000) = 828, S = 1.083, R = 0.0836 and wR = 0.1926 for 3304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I 2ζ(I). The compound possesses good thermal stability with the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Td) of 265 ℃. The absorption and emission spectra show that the compound can emit blue light in CHCl3, and the quantum yield of compound IV in EtOH was 0.66. Furthermore, 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compound IV were also studied by cyclic voltammetry(CV) method, and the results correspond to the data of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by the Gaussian 09 software.  相似文献   
9.
董金龙  沈腊珍  文斌  宋珍  冯俊杰  梁钢  刘斌  杨斌盛 《化学学报》2020,78(11):1260-1267
为了寻找新型的抗糖尿病分子,以苯乙双胍为前体,制备了苯乙双胍铬(III)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电喷雾质谱、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配合物在不同温度、不同pH值下溶液的稳定性、与H2O2的反应性和形貌.同时,构建了糖尿病C57小鼠模型,研究了其生物活性和毒性.结果证明,配合物对其活性指标均有好的抑制作用,保留了苯乙双胍的降糖性质,对机体是无毒的,并且通过MTT(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实验说明配合物的生物相容性较好,实现了金属配合物降糖与控脂的多功能化应用.在此基础上,通过光谱法研究了配合物与胰高血糖素的相互作用,表明配合物对胰高血糖素是静态猝灭以较强的作用力结合,条件结合常数为1.29×105 L·mol-1,结合位点数约为1,初步提出了配合物的新的降糖机制.  相似文献   
10.
欧谷平  宋珍  桂文明  张福甲 《物理学报》2005,54(12):5717-5722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8-羟基喹啉硼化锂(LiBq4)/铟锡氧化物和8-羟基喹啉硼化锂/酞菁铜(CuPc)/铟锡氧化物表面分别进行了扫描,显示了LiBq4在不同衬底上的形貌差异,并进一步利用样品表面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图验证了这一差异.实验表明,CuPc层的加入改善了LiBq4的成膜质量,并将这种改善归因于分子构型与电子亲和势的不同.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x射线光电子能谱 电子亲和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