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物理学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AtGLRs是拟南芥中类似动物iGluRs的受体家族,在植物的钙离子信号传导和转运、光信号传导、碳氮代谢调节、ABA生物合成、胁迫响应、根的生长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文章对AtGLRs基因功能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镧系离子(Eu3+,Tb3+)氧氟沙星配合物的合成和光谱表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报道了镧系离子Eu3 + ,Tb3 + 同喹诺酮羧酸类衍生物氧氟沙星形成配合物的合成。用元素分析法和ICP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Ln(oflo) 3 Cl3 ·8H2 O。红外光谱表明氧氟沙星配体羧基同中心离子发生螯合 ,并可能与邻位羰基形成六元环稳定结构。荧光光谱表明 ,Eu配合物具有很宽的激发谱带 (2 0 0~ 45 0nm) ,明显区别于其他羧酸类的稀土配合物 ;中心离子Eu3 + 发射谱位于 5 79 0nm(5D0 7F0 ) ,5 92 2nm(5D0 7F1) ,6 12 2nm(5D0 7F2 ) ;而Tb3 + 配合物则同时有配体和中心离子的荧光发射  相似文献   
3.
氧氟沙星的荧光光谱与质子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研究了氧氟沙星(Ofloxacin ,OFL)在不同pH条件下的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和质子化作用。在强酸性溶液中,OFL分子可以结合两个质子而以三元酸H3 L2 + 的形式存在,最大荧光发射波长(λmax)为5 0 5nm。随着pH值升高,OFL的荧光光谱发生变化,在激发光谱中35 2nm形成一等荧光点,同时在紫外吸收光谱中出现等色点,这一光谱特征表明H3 L2 + 逐渐失去4位C羰基氧结合的质子。在pH 2 . 5~4范围内,OFL以H2 L+ 形式存在,λmax为4 99nm。当pH >4时,随pH值升高,位于4 99nm的荧光发射峰逐渐蓝移至4 5 5nm ,在4 84nm形成一等荧光发射点,表明C 3位羧基质子的离解。在pH 7左右,OFL以双极离子HL形式存在,λmax为4 5 5nm ,是最强的荧光型体。当pH >8时,随pH值升高,λmax由4 5 5nm红移至约4 75nm ,同时荧光强度下降,表明HL失去哌嗪环N -4上结合的质子。当pH >10时,OFL以阴离子L-形式存在,荧光强度随pH值升高而降低,但λmax基本不变,表明介质环境对OFL的荧光性质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用启动子融合GUS基因的方法,研究了AtGLR1.3和AtGLR3.3基因在拟南芥植株的组织表达.结果表明:这2个基因分别在植株的不同组织和器官内表达,具有组织表达的特异性,其中AtGLR1.3主要在根部的皮层和托叶着生部位表达;AtGLR3.3主要在植株的维管组织中表达,尤其在根部、胚轴和叶的维管组织中.从这2个基因分别在皮层和维管组织中表达,推测它们的功能与Ca2+吸收和转运相关.  相似文献   
5.
环丙沙星铽荧光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及染色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合成了环丙沙星铽荧光配合物,并研究其与DNA分子的相互作用.对比DNA分子吸附配合物分子前后的显微红外及荧光光谱发现,以环丙沙星分子为配体的稀土配合物同DNA间存在相互作用,这种作用诱导了DNA二级结构的构象变化.基于这种相互作用,研究了环丙沙星铽配合物对口腔粘膜组织切片的荧光染色,得到了同经典的苏木精-伊红染色法类似的反差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