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
大学生体育馆于1988年10月竣工,是亚运会工程中首先交付使用的体育场馆之一,全国农运会的球类、体操等比赛项目和闭幕式在该馆进行,通过使用,普遍反映语言清晰度高、声场均匀、噪声水平低和没有音质缺陷。 该馆采用屋架暴露(球节点网架)不设吊顶的建筑形式,使馆内有效容积巨增,每座占容积13.9m~3,是目前国内同类体育馆的2倍。在如此巨大的容积内,用有限的投资和声学处理面积达到预期的声学效果,是通过空间吸声体的合理设计和应用实现的。本文仅就空间吸声体的设计和应用作概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建筑声学50年的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建筑声学在马大猷教授奠定的基础上,建国后半个世纪以来,无论在科研、设计、声学材料(结构)的研制和应用方面均有重大发展。在厅堂音质设计的某些领域内还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本文仅就在建筑声学领域内,对马大猷教授作出的贡献,作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电影对白录音,应根据人物所处的环境选择所需的最佳混响时间,为此,就需设计可调混响的对白录音棚.问题在于如何确保:1.有足够大的、符合设计要求的可调幅度;2.在100—4000Hz的覆盖频率范围内可调混响的幅度接近相同;3.调节构造应便于操作、经久耐用. 本文在总结了当前可调混响录音棚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达到上述要求的一些措施.此外,还介绍了过去被忽视的屋盖撞击隔声性能和控制棚内气流噪声等问题。对棚的一般音质设计也概要地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6.
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随之兴起了演艺建筑和文体建筑的高潮,2008年奥运申办 成功,促进了发展的势头。为确保各类厅堂具有良好的音质,声学工程师肩负着设计的重任。本文简 述建筑声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7.
我国建筑学声在近20年间,无论在科研、设计、声学材料(结构)的研制、生产和应用方面均有较大的发展。在厅堂音质设计的个别领域还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本文就上述几方面作概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9.
室内乐厅是以演奏室内乐为主、兼供独奏(唱)、音乐讲座、文娱演出和立体电影所用的多功能厅堂。为使各项功能均具有最佳的声学条件,设置了用计算机调控混响时间的装置。本文概要介绍室内乐厅的声学设计、但侧重于计算机调控混响时间所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