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准确分析含多孔材料有源声学结构的声学性能,利用一种结合(u,p)方程和有限元技术的计算方法对有源声学结构建模,分析声波在多孔材料中传播规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基于固相位移和流相声压的(u,p)方程对多孔材料固、流两相间强烈耦合进行分析,建立了多孔材料的有限元模型,并对含有多孔材料双层板有源声学结构的声学性能进行了测量... 相似文献
2.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车辆噪声的双耳自相关函数(ACF)因子,确定了车辆噪声的原始听感与决定其代表性听觉感知属性的主导听感,并从各类听感描述因子与基本因子的变化规律角度,分析了车辆噪声主观烦恼度的形成机制.首先,依据车辆噪声的ACF特性,对既有ACF因子理论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提出平均起伏度(EMD)与包络衰减率(ESM)... 相似文献
3.
基于近场声压传感的结构声辐射有源控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为了解决有源声学结构中误差信息的传感问题,提出利用近场声压估算结构声辐功率的方法。首先推导了基于近场声压的声辐射功率计算公式,然后针对单频和宽带辐射噪声,提出了不同的有源控制目标函数,推粤了相应的计算有源控制效果的公式,并借助计算机仿真研究了影响有源控制效果的各种因素。最后探讨了实际条件下实现有源控制误差信息传感的各种方法。结果表明:有限阶声压辐射模态和近场均方声压都可以作为自适应声学结构的目标函数。 相似文献
4.
有源声学结构是近年来提出的降低结构低频声辐射的有效方案,对其降噪中的物理机制进行分析将为系统优化设计、次级源和误差传感器布放及控制目标选取等关键问题提供直接指导。文中在最小辐射声功率条件下,从控制前后初、次级结构的辐射声功率变化以及声场中声强的分布来阐述降噪中的物理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降噪中的能量转换分为能量抑制、能量吸收及能量反吸收三种机制;对于近场声强分布,有源控制效果主要通过声强幅度抑制和声强方向调整两种机制体现,部分区域的声能量在控制前向远场传递,控制后则流向声源。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分别采用“不愉悦度”和“不愉悦概率”作为衡量低频噪声主观感觉的整体评价指标,并确定出评价等级与相应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以人工产生的低频纯音为研究对象,结合“5点4级”评价尺度,采用语义细分法,设计并完成了实验室主观评价实验。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后发现:(1)“不愉悦度”与“不愉悦概率”两种感觉指标的评价结果之间及其各自所确定的评价等级之间存在较高相关性;(2)A,C及线性声级均可用于衡量低频纯音的不愉悦度,三者的衡量效果基本一致;(3)不同频率低频纯音的不愉悦度随声压级的变化趋势不同。 相似文献
6.
基于平面声源实施结构声辐射有源控制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摘要研究了利用分布式平面声源对结构声辐射进行有源控制的问题。首先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然后推导了有源控制条件下次级声源的强度和声功率降低的计算公式。在实际应用中,次级声源参数(面积大小、安放位置、个数等)对控制效果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有源控制的物理机理和数值仿真研究这些问题。结果表明: -般情况下,次级声源板的振动模态分布与初级结构振动模态分布不相同,因此,在低频范围内,需要至少4个分布式次级声源,方能有效地控制初级结构声辐射。 相似文献
7.
基于辐射声功率最小化的安静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模型修改使结构辐射声功率最小的方法,使用了结构动力学、声学和优化理论等学科知识,对结构修改后固有频率变化可以忽略不计时的声辐射优化进行了研究,将设计变量看作外部阻抗,对结构的表面振速进行了重新分布,可以降低结构辐射的声功率。将质量块与动力吸振器进行组合实现声辐射最小化,不但降低了一定频率范围内的平均声功率,还降低了动力吸振器所对应的单频下的声功率;运用遗传算法搜索结构辐射声功率最小时附加质量块或动力吸振器的位置,对附加质量块和有源控制作用下简支钢板的声功率最小化进行了比较研究,阐明了附加外部结构与有源控制实现安静结构的物理机理。最后,对本文提出的基于平板辐射声功率最小化的安静结构设计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8.
9.
小尺度阻尼边界封闭空间声传递函数的有限元素法计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如何求解阻尼边界封闭空间中声源点到接收点的低频声传递函数已成为目前小尺度封闭空间可听化技术研究的关键技术,能处理任意形状及复杂边界条件的有限元素法可作为求解该问题的适合方法,以室内声声有源Helmholtz方程及其相应边界方程为基础,本文推导出了用于小尺度阻尼边界封闭空间声传递函数的有限元素求解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在算例中,首先通过与模态叠加法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最后计算了某型车体内腔中任意两点间声传递函数。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