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采用连续波红外激光对可见光面阵CCD成像系统进行了干扰实验,观察到饱和串扰、全屏饱和等干扰现象,并测到串扰阈值小于2.0×102 W/cm2,全屏饱和阈值为1.2×104 W/cm2。通过分析CCD输出电压、视频信号,提出基于有效干扰面积的干扰效果评估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干扰面积与激光功率密度、辐照时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激光功率密度对干扰效果的影响较大,而辐照时间在0.5~2.0 s之间时,辐照时间对CCD干扰效果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4.
用最近发展起来的蒙特卡罗等效哈密顿量新方法,研究了与量子场论中Φ4模型相似的1+1维量子力学系统V(x)=μ2x2+λx4(其中μ2<0,λ>0)的低能物理特性.计算了能谱、波函数以及热力学可观察量.获得良好的结果,表明这种新方法有希望推广到多自由度系统和格点规范场论. 相似文献
5.
6.
格点QCD是量子场论中最可靠的非微扰方法,是粒子物理最前沿课题之一,被应用到多个交叉领域,对物理学和其它科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本报告综述该领域突破性新进展、并具有重大理论和实验意义的几个方面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为配合地面探测跟踪系统对飞行目标的探测,设计了一种以40 W 紧凑型半导体激光器为光源、具有一定发散角的机载式单色信标系统。由于系统要满足机载平台加装体积小、质量轻、散热好的要求,设计了一体成型的鳍片式壳体结构,解决系统散热问题的同时,控制了整体质量。为实现在有限体积内,40 W 单阵列光纤耦合半导体激光器模块所需的60A 大电流恒流驱动,采用叠相调制技术和同步BUCK 变换电路结构;为解决激光器在高空低温环境下输出光功率和中心波长能够稳定控制的难题,设计了数模混合双向温控系统。利用ZEMAX 软件设计了双凹透镜组结构的扩束装置,实现了对激光发散角的发散和可调节。通过环境考核测试,系统在0℃~15℃的低温环境下,输出光功率稳定度和波长控制精度均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8.
采用波长为1 315 nm的连续波化学氧碘激光对某型摄像机进行了辐照实验,研究了可见光CCD成像系统在响应波段外红外激光辐照下的硬损伤效应。开展了光学系统变光圈尺寸下的激光辐照实验,发现当辐照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光圈尺寸越小,光学系统越难发生硬损伤,并解释了该现象的成因;测量到光圈尺寸最大、最小两种状态下的光学系统硬损伤功率阈值分别为几十W、几百W;得到CCD的激光损伤阈值为5.5×104 W/cm2;结合相机输出的视频图像与显微镜拍到的被损感光器件实物照片分析了硬损伤机理。 相似文献
9.
10.
格点QCD是量子场论中最可靠的非微扰方法,是粒子物理最前沿课题之一,被应用到多个交叉领域,对物理学和其它科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本报告综述该领域突破性新进展、并具有重大理论和实验意义的几个方面的成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