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207篇
化学   314篇
晶体学   10篇
力学   14篇
综合类   7篇
数学   45篇
物理学   192篇
  2025年   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传统BZ振荡反应实验着重于耗散结构知识的传授和诱导期反应活化能的测量.本案例基于同心圆生长过程呈现的丰富多彩的现象和蕴含的人生哲理,以耗散结构理论为支撑,对实验内容进行了创新设计,引入同心圆实验内容和翻转学习模式,在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和研究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分析实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融入对人生的思考,在课后利用耗散结构相关原理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进后实验将有助于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相似文献   
2.
本文建议一种Huckel-Hubbard参数化法,并用Huckel-Hubbard理论首次计算了氮叶立德[2,3]和氮[1,3]σ键迁移反应的基态和低激发态势能面。根据计算得到的势能面,对相应的基态和激发态反应途径进行了讨论,得到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Li—Ni—La—O系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上甲烷氧化偶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了Li-Ni-La-O系催化剂的组成、结构及反应条件对甲烷氧化偶联反应活性的影响。在780℃、CH4:O2:N2=2:1:7、空速15000h^-1时,C2烃收率可达25.8%。XRD、IR、XPS及SEM等的结构分析表明,在LiLa1-xNixO2催化剂中,当0.1≤x≤0.9时,该催化剂由LiNiO2和La2Ni1-yLiyO4-λ两相组成,x<0.3时出现了LiLaO2相,La2Ni1-  相似文献   
4.
La—Ba系氧化物催化剂用于甲烷氧化偶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双峰双波长吸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铝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pH5.5~6.0的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中,铝一络天青S—溴化十六烷基毗啶一Triton X-100体系具有正、负两个吸收峰于630nm和475nm处.据此,建立了痕量铝的双峰双波长吸光光度法.铝在0~5μg/25ml范围遵守比耳定律,摩尔吸光系数达1.2×10~5.测定了铝锅开水中痕量铝,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1949年,wilson等[1,2]在有机化合物的电解还原中,发现某些α、β日一不鲍和接酸及其衍生物进行了聚合。随后,其他的工作者〔3一]利用电解方法引发了各种烯类单体的聚合反应。初期工作表明,他们的目的井不在于寻找新的聚合方法,而是企图通过对聚合作用的研究,探索某些电极过程或其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7.
聚甲氧基二烷基醚(RO(CH2O)nR)具有高的十六烷值(CN)和含氧量,能显著改善柴油的燃烧特性,有效提高热效率,大幅减少碳烟和NOx排放,被认为是一种优良的环保型燃油组分.随着–R基碳链的增长,CN值、热值和闪点逐渐增大,密度和冷凝点逐渐降低.同时,该类化合物具有优异的溶解及渗透性能,能与许多有机溶剂互溶,低毒,可以用作溶剂或颜料分散剂.近年来,聚甲氧基二甲基醚(CH3O(CH2O)nCH3,PODEn,DMMn)的制备及应用研究受到广泛关注,而对封端基团(–R)碳数大于1的多醚类化合物的研究鲜有文献报道.本文以Br?nsted酸性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对甲醛和二乙氧基甲烷或脂肪醇(碳数 ≥2)缩醛化反应制备聚甲氧基二烷基醚的反应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离子液体结构和酸性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O3H功能化的离子液体[MIMBs]HSO4在催化三聚甲醛与二乙氧基甲烷的缩醛化反应中表现出最好的催化活性.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性能的影响,并得到了最佳反应条件,在n([MIMBs]HSO4):n(DEM1):n(HCHO)=1:80:80,140°C下反应4 h,甲醛转化率达到了92.6%,DEM2–8选择性为95.1%.考察了不同甲醛源(三聚甲醛和多聚甲醛)与提供封端基团化合物(二乙氧基甲烷、乙醇、丙醇和丁醇)的缩醛化反应.结果发现,在反应过程中不生成水或不引入水的条件下,具有更高的反应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分别采用静置分层和萃取实现了催化剂的分离与重复使用.推测反应机理认为,三聚甲醛首先在氢键作用下分解生成甲醛单体,甲醛和二乙氧基甲烷通过碳正离子反应机理实现了DEMn的链增长.  相似文献   
8.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分别以蛋白为检测对象和以药物为检测对象,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恩诺沙星(EFLX)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两种不同分子作为检测对象均表明EFLX与BSA的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作用力类型以疏水作用为主。基于实验进行了计算,获得了以EFLX为检测对象所得的结合常数远大于以BSA为检测对象的结合常数。这表明以药物为检测对象的荧光光谱法能更准确、更全面地传达药物与蛋白的相互作用信息。这个结论的正确性得到了紫外光谱法的验证。此外,考察了离子强度对EFLX-BSA体系的影响,通过EFLX与曙红B(EB)、盐酸柔红霉素(DH)、赫斯特荧光染料(Hoechst)的竞争实验,推测了EFLX与BSA的结合方式为沟槽式。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一系列Br(o)nsted酸性离子液体并将其应用在醛醇缩合反应中.醛醇缩合产物由于极好的溶剂性质等被广泛用作溶剂和试剂.离子液体[BSmim][OTf]在甲醛和乙二醇缩合生成1,3-二氧五环的反应中表现出了极好的催化活性,甲醛转化率和主产物1,3-二氧五环选择性分别可以达到96.1%和92.4%.对影响离子液体催化性能的因素进行了探索,并对催化反应中的离子液体的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反应物料比进行了考察.通过Hammett酸度函数法测定了所用到离子液体的酸性,结果表明离子液体酸性与其在缩合反应中的催化活性顺序完全一致,酸性越强催化性能越好.结合实验给出了离子液体[BSmim][OTf]催化甲醛和乙二醇缩合反应的可能的反应机理.该催化剂体系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反应可以在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实现了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目标,产物易分离,催化剂重复使用7次,其催化活性基本不变.并将该Br(o)nsted酸性离子液体进一步应用到其他醛(酮)醇缩合反应中.  相似文献   
10.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与修复是当前社会关注和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在众多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法中,基于表面活性剂的化学淋洗技术由于具有原位、高效、治理成本低、可同时去除多种重金属和非水溶性有机污染物等特性成为研究的重点.相对于化学表面活性剂,生物表面活性剂因其优良的耐极端温度、耐盐碱、可生物降解、不产生二次污染的绿色安全特性成为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经过近年的发展,生物表面活性剂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方面的应用已取得诸多成果,本文从去除土壤重金属的机理方面总结了国内外生物表面活性剂研究的发展历程和最新进展,并对应用生物表面活性剂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