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奶粉中铅镉含量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本文报道了运用悬浮技术-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奶粉中的铅镉含量,并就此进行了一些探讨,实验无需进行消化处理,充分利用石墨炉本身所具有的对样品进行部分预处理的功能,用1mg/ml磷酸二氢铵作悬浮剂和基体改进剂,将奶粉样品制成均匀悬浮样液,直接进行测定,灰化温度可提高到800℃,基体干扰被消除,铅和镉无灰化损失,方法简便,快捷,准确,避免了因样品预处理而带来的干扰和损失,铅的回收率为100.1%,C 相似文献
3.
黄连不同提取物的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药提取物是传统中药融合现代制药技术的新型产品,具有广泛的国际市场.建立快速、有效的分析方法有助于中药提取物的实时质量监控.文章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FT-IR)对黄连药材、水提物和醇提物作了研究.结果表明:黄连药材及其提取物有着各自稳定的光谱特征,谱图中位于1505 cm-1的芳环骨架振动峰是判断盐酸小檗碱在不同黄连样品中含量高低的主要依据,而相应的二阶导数谱图可以大大提高原始谱图的分辨率.黄连药材经过提取,以小檗碱为代表的主要活性成分得到有效富集,两种提取物中小檗碱的含量明显增高;黄连醇提物中小檗碱的含量又明显高于其水提物.FTIR能够简便、快速地提供中药提取物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定性与半定量信息,从而为后续的化学成分分析和中药提取分离工艺的改进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4.
5.
6.
在60~110 GPa冲击压力(估算温度为2 300~4 800 K)范围内进行了5发原始样品为(Mg0.92,Fe0.08)SiO3顽火辉石的冲击压缩回收实验,对回收样品进行的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吸收光谱(IR)分析结果表明:(1)回收样品的主相均是单链状结构硅酸盐,而非钙钛矿结构;(2)回收样品中均未观察到氧化物SiO2和(Mg0.92,Fe0.08)O的XRD 和IR特征谱线;(3)回收样品的XRD、IR特征谱线变得简略,并发现了与原始样品有某些不同的特征谱线,随冲击压力增加,这种变化趋于明显;(4) 通过对比冲击压力在85 GPa以下和97 GPa以上回收样品的XRD、IR特征谱线,没有观察到明显的新谱线特征出现。结合先前的冲击Hugoniot状态方程实验数据分析,可以认为:在冲击压缩过程中样品处于钙钛矿结构,在冲击卸载过程中样品发生了由钙钛矿结构向单链状结构的逆转相变;特别是,在实验的温度压力范围内,不可能发生由(Mg0.92,Fe0.08)SiO3向SiO2和(Mg0.92,Fe0.08)O的化学分解相变,顽火辉石的高压相——钙钛矿结构是稳定的。回收样品和原始样品的谱线差异可能对应于高压加载或卸载过程引起的某种晶格畸变,而高压加载导致钙钛矿型顽火辉石晶格畸变的可能性更大。这一结果将对下地幔矿物学模型的建立和下地幔地震波探测结果的解释提供基础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7.
三维内肋管内流态的划分及过渡流判据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前言三维内肋管(见图1)已在许多文献中进行了研究[1~7]。其中文献[7]首次提出了三维内肋管的流态划分问题,指出应按人工粗糙管的流态模式合理地划分为层流区、临界区、过渡流区和旺盛湍流区,且其相邻两区的转换雷诺数都应与肋的几何结构有关。文献[7]主要研究了该管达旺盛湍流时的雷诺判据。本文将着重研究该管达过渡流的雷诺判据。2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法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实验管几何结构见表1。1.鼓风机2.滤网3LWQ-15型气体涡轮流量变送器(或LZJ-15型玻璃转子流量计)4.XSF-40流量指示积算仪5.调压变压器6.直管段7.UJ… 相似文献
8.
9.
针对长波非制冷氧化钒320×240像元焦平面阵列探测器,像元间距25 μm×25 μm,采用变焦距光学系统设计原理,引入非球面和衍射面设计技术进行像差平衡,设计了长波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该系统工作波段为8 μm~12 μm,视场为2.86°~50°连续可变,F数为1.2,变倍比为18∶1,在整个变焦范围内,光学调制传递函数在0.5以上,接近衍射极限,并且全视场能量70%集中在探测器的一个像元内。整个变焦光学系统仅使用一种红外材料(单晶锗)进行像差矫正。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