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8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傅思祖  周关林 《光学学报》1993,13(12):129-1132
运用透射光栅光谱仪,对线聚焦高功率激光辐照到锗靶上产生的软X光激光进行光谱记录,利用衍射谱的对称性和已经绝对标定过的Kodak-101底片来完成对Kodak-SWR底片的绝对标定。  相似文献   
2.
针孔辅助点投影诊断方法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孔辅助点投影背光成像是近几年国外新兴的等离子体诊断技术,在惯性约束聚变相关物理实验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为验证这一诊断方法的实用性,在神光Ⅱ第九路平台上开展了演示实验.利用激光驱动平面Ti靶获得约4.7 keV的Ti K壳层X射线,在十几微米的针孔约束下作为次级点源并对Au栅格样品投影成像,并用CCD记录.实验成功获得了清晰的样品二维空间分辨的时间积分图像,空间分辨力优于16.1 μm.实验结果表明针孔辅助点投影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力、较大的视场、较高的图像对比度,将成为瑞利泰勒不稳定性研究、激光状态方程研究等物理实验的重要诊断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Through the use of time and space integrated kiloelectronvolt (keV) spectroscopy, we investigate the thermal emission of plasma, which produces strong line emission from the titanium K shell (He-a at 4.7 keV and H-α at 4.9 keV), created by laser.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conversion efficiency enhancement on titanium foils, the experiment is conducted under a variety of laser-driven intensity conditions. The X-ray emission intensity at 4.7 keV is measured and compared with predict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 demonstrates that the solid Ti target laser-produced plasma (LPP) source has X-ray emission at 4.7 keV, which are all generated from electronic transitions in Ti ions at pulse width of 2.1 ns or 30 ps, the crudely evaluated He-α X-ray intensity appears to slightly increase with laser intensity enhancement, and the pre- pulse effect increases the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the He-α X-ray. In addition, a 90-μm-thick Ti foil as a filter is used to transmit He-α X-ray at near 4.7 keV, creating a quasi-monochromatic transmission and greatly reducing the lower- and higher-energy background.  相似文献   
4.
R-T(Rayleigh-Taylor)不稳定性实验研究对于天体物理和ICF都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侧向照明的诊断方案,物理上很直观实验上也相对容易实现因此受到各国的重视。2003年在“神光”Ⅱ开展了一轮打靶实验。  相似文献   
5.
X射线激光波长短、脉冲短、亮度高而又具有良好相干性,用它作为探针来诊断高温高密度激光等离子体是一种非常好的工具。诊断的结果,一方面可以提供相关的等离子体信息,更重要的是可以用来校验相应的程序,对惯性约束聚变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X射线激光实验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进行相应的应用研究。由于具有波长短、脉冲短、亮度高、相干性好的优点,因此在很多领域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在所有的应用中,利用X射线激光作为探针来诊断等离子体或其他介质材料方面的应用是最普遍的。一般来说,激光探针穿越等离子体或介质后,光束的强度、前进方向、光程都会发生变化。分别检测这些变化,就可以获得等离子体的电子密度或介质折射率的相关信息。这就需要对作为探针的X射线激光的输出特性有深入的了解,并且选择更合适的条件进行优化。采用场图测量的方法,即直接测量X射线激光的输出光束在某一位置处的截面光强分布,能够很好地提供关于X射线激光输出光束的全面的信息,对应用研究具有很好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材料高压下的状态方程(EOS)在天体物理、材料科学和惯性约束聚变(ICF)等研究领域中都是十分重要的。2004年在“神光”-Ⅱ装置上进行了单路倍频激光直接驱动的Al-Cu阻抗匹配靶实验和Cu-Al阻抗反匹配实验,目的是提高冲击波速度的测量精度和准确性,同时校验测量方法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水窗”附近的X射线激光对于生物全息和成像方面的研究有着独特的优点和价值,因此倍受重视。特别是波长位于“水窗”外沿的4.48nm的类镍钽X射线激光更是进行生物全息研究最合适的工具之一。但是,波长越短的激光,其产生的条件也就越苛刻。一般只有采用非常大规模的激光装置才有可能获得一定强度的输出。对于类镍钽X射线激光来说,20世纪90年代,LLNL利用数千焦耳能量的激光驱动,获得了GL≈8的输出;2002年,在“神光”-Ⅱ激光装置上利用基频、倍频联合驱动的方式,以不足400J的驱动激光,获得了GL≈5.5的好结果。但是要以同样方式获得更好的结果,却受到了器件的限制。  相似文献   
9.
对用于神光Ⅱ装置4.75 keV能点平面靶成像诊断的1维KBA显微镜进行了实验研究。基于空间分辨力和工作环境要求,设计了1维KBA显微镜的光学结构,并与传统KB显微镜的成像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设计和制备了可同时工作于8 keV和4.75 keV能点的双能点多层膜KBA物镜,解决了系统装调问题。利用神光Ⅱ装置第九路激光打击Ti靶产生的X射线作为背光源照射1 500目金网,进行了4.75 keV网格成像实验,结果表明:在整个背光源照明区域内,系统的实际分辨力约为4 m,系统的有效视场受背光源大小的限制。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3套针对“神光-Ⅱ”倍频激光直接驱动的透镜阵列均匀辐照系统,并对冲击波的平面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冲击波的平面性与透镜阵列参数、平面靶厚度、靶面位置等有关,采用列阵元数为121的透镜阵列进行激光束匀滑驱动的冲击波平面性最好,间接说明它在靶面的激光辐照是最均匀的;另外,随着靶厚的增加,冲击波平面性变差,平面区变小;而且冲击波平面性随靶面离焦位置的变化成一定的周期性变化,第2套透镜阵列焦点处的冲击波平面性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