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统一气体动理论格式UGKS(Unified Gas-Kinetic Scheme)是一种适用于从连续流到自由分子流的全流域计算格式。在该格式中一般使用统一的离散速度空间。而在高速流动中,不同节点的分布函数往往差异很大。为了保证计算的精度,离散速度空间必须满足所有节点的需要,占用了大量的内存。采用局部的均匀离散速度空间,离散速度的范围随节点状态的变化而变化,从而降低了内存的需要,并通过引入背景网格避免了不同节点离散速度的插值。最后,通过两个一维算例对该方法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显示,采用局部离散速度空间能够得到可靠的结果,并且在模拟高速流动时计算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以“科学和工程实践”的8大环节和学习者主体性2个维度建立模型,分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的实践活动。发现此教科书中的实践十分注重分析环节,能较好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环节有:科学实践中的分析解释数据环节;工程实践中的建模、计划、实施调查等环节。但总体上工程实践不足,无论科学实践还是工程实践,在提出问题、设计步骤这2个环节上学生过于被动。据此认为,在化学教科书实践活动的修改或教学优化上,应增强学生的主动性,除了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也要适当增加工程设计等活动。 相似文献
3.
4.
铜基纳米材料在发光和(生物)化学传感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铜纳米团簇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 由于其具有原子级精确的结构而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但是合成稳定并且具有优异性能的铜簇仍然具有挑战性. 本工作通过引入还原剂(NaBH4)成功地制备出一种新型的巯基咪唑配体保护的一价铜纳米团簇[Cu13(SR)12]NO3 (Cu13 NC, 其中RSH=2-巯基苯并咪唑), 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和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对其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 Cu13 NC的金属骨架可以看成是三个三角双锥共享一个或两个顶点构成, 并通过简单的桥联模式被12个巯基配体保护. 固态Cu13 NC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及亮红色的发光(λem=627 nm). 同时, 结构的两端有两个裸露的铜原子, 这使其在电化学检测H2O2的实验中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活性. 本工作为更好地研究纳米铜簇的结构和其光、电性能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5.
基于风洞试验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研究了大雷诺数(Re=3.42×10~4)下方柱绕流流场,并应用本征正交分解(POD)法分解PIV瞬态速度场,获得了方柱尾流的低阶模态和重构流场结果,研究方柱绕流的流动机理.采用γ-Re_θ和k-ωSST两种湍流模型研究了大雷诺数下方柱尾流的速度分布以及湍动能变化。风洞PIV试验可准确的观测方柱尾流脉动流场,基于POD方法得到的前6阶模态占总能量的78.7%,前6阶模态即可较准确重构流场并捕获流场的主要特征。通过对比,γ-Re_θ模型是较优的湍流模型,可较好地得到尾流的湍动能及其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为了准确捕捉暂堵剂在干热岩暂堵转向压裂过程中人工裂隙内的运移规律,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与离散元(DEM)双向耦合的计算方法,建立了颗粒型暂堵剂在人工裂隙内运移过程的数理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影响运移规律的主要因素包括:干热岩壁面温度、暂堵剂质量浓度及流态,而颗粒间摩擦系数影响较小;干热岩壁面温度升高300 K,暂堵剂颗粒在干热岩人工裂隙内部运动速度平均升高接近60%,颗粒间相互作用力增大超过19.2倍;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大,颗粒间相互作用力也将随之更大;当裂隙内出现湍流现象时,暂堵剂颗粒运动速度与相互作用力急剧增大。 相似文献
7.
8.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由于具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较低的使用成本而越来越被世人关注。基于多吡啶钌配合物的染料已经获得了超过11%的效率,不过该类染料的生产成本较高,并且地球上金属钌的储量也有限,不能满足未来超大规模应用的需求。因此开发低成本的染料成为广大学者研究的重点,目前国际上已有人开发出了不含金属的全有机染料,并且获得了较高的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9.
10.
秦浩;侯传金;梁丁化;何心伟;李玲;胡向平 《有机化学》2024,(1):282-290
P,N,N-配体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具有广泛应用的一类手性配体.将手性P,N,N-配体应用于钯催化不对称烯丙基取代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较温和条件下,含C、N和O的各类亲核试剂均能顺利发生反应,获得良好的产率和对映选择性(产率高达97%, 93%e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