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化学   12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2篇
数学   9篇
物理学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CiteSpace为工具,对2009-2018年10年间概念图在化学教学中应用的中外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的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与国外研究相比,在应用范围上,国内缺少概念图在大学化学教学中应用的相关研究;在研究内容上,国内学者应加强概念图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及创造力的研究;从评估方式看,国内较少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2.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优选非均质油藏调剖井和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注水保持油层压力的方法开发非均质油藏,不可避免会造成油井含水或部分油井水淹.注入水窜入油井时,不管低渗透层是否受到开发,大部分注入水进入到高渗透层,因而使低渗透层在开发过程中采油速度很慢,或是基本未投入生产.为了降低产水量,保持或提高采油量,必须对已开发的非均质油藏实施相应的堵水调剖措施,防止注入水沿高渗透带水锥突进到油井,影响水驱采收率.本文建立了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优选非均质油藏调剖井和层的数学模型,通过实例分析表明,运用综合评判方法优选调剖井和层是一种客观有效的方法,该评价方法计算方便,易于操作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李江江  高志远  薛晓玮  李慧敏  邓军  崔碧峰  邹德恕 《物理学报》2016,65(11):118104-118104
将纳米技术与传统的微电子工艺相结合, 片上制备了横向结构氧化锌(ZnO)纳米线阵列紫外探测器件, 纳米线由水热法直接自组织横向生长于叉指电极之间, 再除去斜向的多余纳米线, 其余工艺步骤与传统工艺相同. 分别尝试了铬(Cr)和金(Au)两种金属电极的器件结构: 由于Cr电极对其上纵向生长的纳米线有抑制作用, 导致横向生长纳米线长度可到达对侧电极, 光电响应方式为受表面氧离子吸附控制的光电导效应, 光电流大但增益低, 响应速度慢, 经二次电极加固, 纳米线根部与电极金属直接形成肖特基接触, 光电响应方式变为光伏效应, 增益和速度得到了极大改善; 由于Au电极对其上纵向生长的纳米线有催化作用, 导致溶质资源的竞争, 相同时间内横向生长的纳米线不能到达对侧, 而是交叉桥接, 但却形成了紫外光诱导的纳米线间势垒结高度调控机理, 得到的器件特性为最优, 在波长为365 nm的20 mW/cm2紫外光照下, 1 V电压时暗电流为10-9 A, 光增益可达8×105, 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分别为1.1 s和1.3 s.  相似文献   
4.
成功制备了一种在水溶液中表现出优异荧光性能和稳定结构的三维荧光金属有机骨架[Cd (L)(H2O)0.5]·DMF·2.5H2O (1),其中H2L=3-(四唑-5-基)三唑。1在识别Cr (Ⅵ)离子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荧光猝灭现象,并形成“开-关”荧光静默体系(Cr2O72-@1),该体系可以快速检测水溶液中的Cr (Ⅵ)离子,这是Cr (Ⅵ)的紫外吸收光谱和1的激发光谱重叠而导致的福斯特共振能量转移(FRET)。此外,通过消除FRET的作用,Cr2O72-@1的荧光强度可以恢复或超越原始值,从而实现对水体系中抗坏血酸(AA)的高选择性和灵敏度的荧光检测。同时,Cr2O72-@1体系可以成功检测维生素C片中的AA,回收率为98.20%~103.3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78%~3.42%。基于此,构建了以AA和铬(Ⅵ)为化学输入的荧光“IMPLICATION”分子逻辑门。  相似文献   
5.
正几何概型的概率问题是新课程新增内容之一,是高中数学的难点,也逐步成为高考青睐的对象.笔者结合自身对几何概型的两次教学实践,对苏教版《数学》必修3的解读谈点自身对  相似文献   
6.
采用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平面波赝势法, 通过投影缀加波(PAW)和广义梯度近似(GGA)系统地研究了Ti3(ZnxAl1-x)C2的结构、能量、声子性质、电子性质和弹性性质。对MAX相Ti3AlC2晶体中A位置的Al元素用Zn元素进行替换掺杂,构建出Ti3(ZnxAl1-x)C2(x=0,0.25,0.5,0.75,1)固溶体结构模型。计算分析表明:在所研究的掺杂浓度范围内Ti3(ZnxAl1-x)C2均是热力学、动力学和力学稳定的脆性材料;此外,Ti3(ZnxAl1-x)C2(x=0,0.25,0.5,0.75,1)均呈现金属性,在费米能级处的电子态密度主要贡献来自Ti-3d态,同时具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综合性质。随着Zn原子掺杂浓度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其导电性和塑性均增强。  相似文献   
7.
Amorphous silicon oxide containing nanocrystalline silicon grain(nc-SiO_x:H) films are prepared by a plasma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technique at different negative substrate bias voltages.The influence of the bias voltage applied to the substrate on the microstructure is investigated.The analysis of x-ray diffraction spectra evidences the in situ growth of nanocrystalline Si.The grain size can be well controlled by varying the substrate bias voltage,and the largest size is obtained at 60 V.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a studies on the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s of the nc-SiO_x:H films suggest that the absorption peak intensities,which are related to the defect densities,can be well controlled.It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fact that the negative bias voltage provides a useful way to change the energies of the particles in the deposition process,which can provide sufficient driving force for the diffusion and movement for the species on the growing surface and effectively passivate the dangling bonds.Also the larger grain size and lower band gap,which will result in better photosensitivity,can also be obtained with a moderate substrate bias voltage of 60 V.  相似文献   
8.
图像相关法在高分子材料拉伸性能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聚碳酸酯(PC)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的合金(PC/ABS)高分子材料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拉伸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图像相关分析法编制了图像法位移测量分析软件,并对该分析软件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系统研究了PC/ABS高分子材料拉伸试验时三个方向的位移场和应变场。根据测得的位移场研究了该高分子材料拉伸过程中应变和应变率的变化以及应力应变变化规律,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文中采用的图像法位移测量系统具有较高的测试精度;拉伸过程中,试件厚度方向的收缩变形大于宽度方向的收缩变形;颈缩过程区具有非常高的应变率,颈缩后的平直颈缩区的应变率快速下降到一个很低的应变率继续缓慢变形;尽管载荷位移曲线出现了较大的载荷下降现象,PC/ABS拉伸时的真应力应变曲线没有明显的应力下降现象出现,因此,载荷下降现象主要由颈缩时的截面减小引起;高分子材料PC/ABS的屈服应力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9.
蚂蚁算法是一种新型的模拟进化算法,也是一种随机型智能搜索算法.较为系统的总结了算法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其基本算法解决TSP问题的模型,给出基于熵的变系数改进蚂蚁算法,并针对TSP问题进行优化性能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以3,6-二甲基-2,5-吡嗪二羧酸(P)和三聚氰胺(M)为组分,采用不同的摩尔比(1∶1,1∶2,1∶3)混合配制了3个样品PM11,PM12和PM13,并对其凝胶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PM能在水中及部分含水有机溶剂中形成稳定的凝胶,这些凝胶对酸碱具有良好的响应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3种水凝胶的微观形貌,均为纤维状的网络结构;红外光谱及紫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氢键是形成凝胶的关键驱动力;XRD测试结果显示凝胶为层状结构.对PM12在不同pH值的水中的凝胶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pH=3~11的范围内PM12均能形成凝胶.测试了PM12在混合溶剂中的凝胶性能,并将测试结果与混合溶剂的Hansen溶解度参数关联,以便用于分析溶剂与凝胶因子间的相互作用,所得结果亦表明氢键在凝胶形成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