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8篇
力学   1篇
物理学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南桐煤镜质组非晶结构的X射线衍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对经典煤核结构模型评述后,提出了多元非晶煤结构概念。用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了南桐煤镜质组的原子径各分布,论证了煤大分子中同时存在芳香结构单元和脂环结构单元,它们对X射线射射强度均有贡献,非晶煤结构的有序性不在于1nm。  相似文献   
2.
采用体视PIV(Stereoscopic PIV)技术对卡鲁塞尔氧化沟模型直道、弯道及曝气叶轮段等处三维全场流速进行测量,克服了传统接触式点测量方法无法获取全场流动同步信息的缺陷,分析了不同位置处的流动结构,并对纵、横、垂三向流速沿程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和比较.结果表明,纵、垂两向的流动分布是决定沟内水力特性的主要因素;横、垂两向的流动是决定污泥沉积位置的主要因素;外沟靠近曝气叶轮直道段的流速分布上大下小,使低速区底部易发生污泥沉积;外沟远离曝气叶轮直道段流速分布上小下大,利于防止泥水分离;弯道段受横比降和横向环流的影响使内侧容易形成低速区或停滞区而发生污泥沉积;倒伞型叶轮使其附近流场在垂向呈螺旋形分布,利于气、液、固三相的均匀混合.  相似文献   
3.
用X射线研究煤中大分子的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煤的大分子结构可用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进行研究。在化学方法中,煤结构统计分析法占有重要地位,但其结果存在一定统计误差。本文研究了一系列不同级别煤的高角X射线散射强度,结果表明,随煤级别增高,煤大分子结构的X射线参数的变化是连续的。显然,这一工作对于研究煤中大分子的结构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应用ESR技术对一变质系列煤的自由基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了煤中自由基的起源、性质和数量的变化,并将其与煤的大分子结构相关联。结果表明,煤自由基特性在煤化过程中的规律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煤及其溶剂萃取产物的氮气吸附行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二硫化碳-N-甲基-2-吡咯烷酮(CS2-NMP)(1∶1, V/V) 混合溶剂,以及丙酮和吡啶将云南褐煤和南桐烟煤逐级萃取,去除萃取溶剂后得到各级固态级分。通过ASAP 2010型比表面积及孔快速测试仪,对原煤及萃取级分的氮气吸附行为进行测试,分别用BET模型、线型方程对实验结果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对于萃取率较高的煤,溶剂萃取能较大地增加其孔隙率;煤对氮气的吸附行为遵从Henry定律,因此只需在氮气饱和气压的沸点(77 K)下,测出少数几个压力点的吸附量,就可以得到一条准确的等温吸附线。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用X-射线研究烟煤的壳质组、镜质组和惰质组三种煤微组分的结构。结果表明,不同微组分的结构存在差异,这是由于其化学组成不同而决定的。  相似文献   
7.
红外光谱法研究煤大分子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8.
煤微组分结构的X—射线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溶剂萃取对烟煤孔隙结构和粒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二硫化碳-N-甲基-2-吡咯烷酮(CS2-NMP)(1∶1, V/V) 混合溶剂、丙酮和吡啶对南桐烟煤逐级萃取,得到各级残余物。通过比表面积及孔快速测试仪和扫描电镜,对煤及各萃取残余物的氮气吸附行为、粒度进行测试,考察了溶剂萃取对煤的BET比表面积与BJH孔容、孔面积随孔径分布规律以及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溶解”小分子物质,溶剂萃取能够有效地改善煤的吸附性、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降低其粒度,但不能破坏其基本结构单元,在本质上仍属于物理作用。根据最可几孔径计算出南桐烟煤胶态分子团结构模型中基本结构单元的粒径在3.5 nm左右,证实了煤分子胶态团结构模型的假设。  相似文献   
10.
基于X射线径向分布函数法(RDF)原理,本文发展了一种研究煤中有序碳原子层堆垛结构的新方法,N个碳原子层平行堆垛的几率PN正比于其约化径向分布函数在相应层间距处的跃变GN。动用这一方法,本文研究了三个不同煤阶镜质组试样的煤大分子有序碳分数,芳香碳分数、脂环碳分数以及碳原子层多层堆垛的几率、堆垛平均高度等煤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