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   1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以硫酸镍、硫酸钴和氧化锆为主要原料,采用脉冲沉积技术在Q235钢基体表面沉积了Ni-Co-ZrO2复合镀层,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分别观察和表征了复合镀层的显微形貌、成分组成和相结构,并对Ni-Co-ZrO2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ZrO2颗粒弥散分布于Ni-Co合金中,基体与镀层界面处无孔隙、裂纹等缺陷,镀层厚度约为60μm;镀态下Ni-Co-ZrO2复合镀层基质合金为晶态结构,主要生长晶面为Ni(111)和Co (110),XRD衍射图谱呈现出低强度、大峰宽和多晶向的相结构特征.随着镀层内ZrO2颗粒含量的增加,Ni-Co-ZrO2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呈现先提高后降低、磨损量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当ZrO2含量为20 g/L时,复合镀层的硬度最高、磨损量最少,磨痕形貌呈现出轻微磨损.  相似文献   
2.
Slater等根据原子结构的量子理论提出用屏蔽常数σ_i表示某自旋轨道i上的电子(简称i电子)所受其它各电子的排斥作用相当于抵消掉若干个核电荷的吸引作用,并通过对各元素的X-射线和光学光谱项的理论分析确定了j-电子对i-电子的屏蔽常数σ_(ji)的一些规律。徐光宪等曾对其加以改进。应用这些规律可判断多电子原子价轨道能级次序,并成功地从理论上阐明由实验确定的电子分层排布规律,使元素周期律从理论上得到发展。“屏蔽”效应主要是表达电子相互排斥的效应。把传统的“钻穿”效应的概念略加改进后,可使其主要表达核对电子吸引作用的效应。为此,定义i-电子轨道半径参量r_(p,i)的概念,  相似文献   
3.
通过脉冲电沉积技术在铝合金基体表面制备了Ni-W-ZrO2复合镀层,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能谱仪、维氏硬度仪、电化学工作站和马弗炉等设备分别对复合镀层的截面形貌、元素分布、表面硬度、耐蚀性和抗高温氧化性分别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研究了Y(NO33添加量对复合镀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复合镀层截面平整、成分分布均匀,基体与镀层之间结合良好,ZrO2颗粒弥散分布于Ni-W基质金属之中,镀层厚度约为130 μm;Y(NO33的加入能显著提高复合镀层的硬度、抗高温氧化性和耐蚀性;当硝酸Y添加量为1.5 g/L时,Ni-W-ZrO2复合镀层的综合力学性能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4.
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运用BP神经网络优化脉冲电沉积工艺制备高颗粒含量的Ni-Si3 N4复合镀层;并对Ni-Si3N4复合镀层的微观结构以及高温抗氧化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运用BP神经网络优化的最佳工艺条件:颗粒悬浮量为40 g/L,镀液温度为45℃,转速为300 r/min,占空比为60;;该模型所得预测值与试验值曲线吻合较好,其相对误差较小,最大误差不超过3;,相关系数为0.99932.采用该优化工艺制备的Ni-Si3N4复合镀层中Si3N4微粒弥散分布于Ni基质层内部,镀层与基体之间无孔隙、裂纹等缺陷,具有优异的高温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