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芦荟大黄素1.5阶微分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及电化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究了芦荟大黄素在以 0 .1mol/LHAc (pH 2 .89)为支持电解质 ,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的吸附伏安行为 .结果表明芦荟大黄素存在一个准可逆的双电子转移过程 ,其峰电流Ip 和峰电位Ep 与溶液 pH值有关 .同时还建立了用 1.5阶微分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含量的新方法 .在 - 0 .80V(vs.SCE)电位下富集 ,可得一灵敏的微分阳极溶出峰 ,峰电位Ep 为 - 0 .38V ,峰电流Ip 与芦荟大黄素的浓度在 2 .0× 10 - 7~ 8.0× 10 - 6 mol/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 ,最低检出限为 1.0× 10 - 7mol/L .该法用于含有芦荟大黄素体系的测定 ,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二氮杂菲光度法连续测定水样中总铁及亚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二氮杂菲光度法测定水质样品中亚铁及总铁[1,2 ] ,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时间长等特点。试验中发现 ,改变还原剂、缓冲剂、显色剂的加入顺序 ,总铁的测定结果保持不变。据此 ,拟定了在一份溶液中连续测定亚铁和总铁的分析方法。本法的工作原理是在pH 2 9的溶液中 ,亚铁离子与二氮杂菲生成桔红色的稳定络合物 ,借此进行亚铁离子的光度法测定 ;在测定完亚铁的溶液中加入盐酸羟胺 ,将三价铁离子还原为亚铁离子后 ,测定总铁。试验结果证明 ,本法与分别测定亚铁及总铁的方法所得的结果一致 ,本法简单实用 ,对提高工作效率有所帮助。1 试验部分1.1… 相似文献
3.
4.
泡沫塑料吸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痕量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镉时,为提高测定灵敏度,多采用有机试剂萃取富集的方法[1]。但萃取所用的试剂挥发性强、毒性大,对环境污染较大,损害人体健康。试验中发现,在I-存在的条件下,泡沫塑料(以下简称泡塑)可定量富集磷酸介质中以[CdI4]2-形式存在的镉,并且富集后的镉可在硫脲溶液中得到完全解脱。本文对该体系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测定水中痕量镉的方法,该方法中镉的吸附率高,解脱方便,测定结果稳定可靠,用于水样中痕量镉的分析,结果满意。1试验部分1.1仪器与试剂GGX-9型原子吸收光谱仪。镉标准溶液:按常规方法配制成1 g·L-1,使用时逐级… 相似文献
5.
阴、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中的应用——Ⅰ.溴化辛基三甲铵-硫酸辛酯钠-铬天青S-铝(Ⅲ)体系的分光光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中作为增感剂,用得最多的是阳离子型及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至今尚未见有使用阴、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我们认为,这些表面活性剂胶束的基本性质,互有异同,见实验部分 (一)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1.溴化辛基三甲铵[C_3H_(17)N(CH_3)_3。Br]:以氢溴酸-硫酸法自正辛醇制得1-溴代辛烷,使与过量的33%三甲胺-乙醇液反应,制成。产品以乙醚抽提8小时以上。本品有吸湿性,应贮存于P_2O_5乾燥器中,称取时需用称量瓶。表1。为了探明各类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我们研究了溴化辛基三甲铵-硫酸辛酯钠-铬天青S-铝(Ⅲ)体系的分光光度性质。 相似文献
6.
7.
8.
合成了一种铱配合物二(4,4''-二氟-5-甲基-2,3-二苯基吡嗪) (乙酰丙酮)合铱[(MDPPF)2Ir(acac)]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发射光谱对其光物理性质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MDPPF)2Ir(acac)的单晶结构属于三斜晶系, P1空间群,晶胞参数a=1.13984(3) nm, b=1.26718(3) nm, c=1.29541(3) nm, α=93.7181(19)°, β=101.638(2)°, γ=110.853(3)°, V=1.69336(7) nm3; (MDPPF)2Ir(acac)在二氯甲烷溶液中的发射峰为555 nm. 以(MDPPF)2Ir(acac)为客体材料,制备了结构为ITO/NPB(40 nm)/CBP: (MDPPF)2Ir(acac)(20 nm)/TPBi(10 nm)/Alq3 (30 nm)/LiF(1 nm)/Al(100 nm)的一系列不同掺杂浓度器件, 器件的发射峰位于558 nm, 最大亮度达到32700 cd·m-2,最大电流效率44.3 cd·A-1, 最大功率效率20.7 lm·W-1. 相似文献
9.
在室温下,以不同cCu/cIn的CuCl2和InCl3混合溶液作为阳离子前驱体,Na2S水溶液为硫源,利用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法(SILAR)在玻璃基底上制备了CuInS2薄膜。XRD结果表明,当cCu2 /cIn3 在1 ̄1.5范围内均可形成具有黄铜矿结构的CuInS2薄膜。SEM观察到随cCu2 /cIn3 的升高,薄膜表面颗粒长大并出现团簇聚集。通过XPS测定薄膜表面的化学组成证明当cCu2 /cIn3 =1.25时,CuInS2薄膜接近其标准的化学计量组成。此时薄膜的吸收系数大于>104cm-1,禁带宽度Eg为1.45eV。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