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利用鲁氏毛霉(Mucor rouxii)3.2545发酵产生壳聚糖,然后用氯磺酸/甲酰胺方法对壳聚糖进行硫酸酯化,当底物壳聚糖用量为1g时,其最佳反应条件为:10mL甲酰胺中氯磺酸添加量为3.0mL;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3.Oh.其中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最大.在最适反应条件下,壳聚糖硫酸酯的硫含量可以达到16.04%.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发现壳聚糖已经成功地被硫酸酯化,而且结构与肝素相似.此外,所得产物还具有抗凝血和抗血栓的性质,其抗血栓的性质优于肝素.  相似文献   
2.
土壤有机质对菲的吸附-解吸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自然土壤和过氧化氢分级土壤为实验模拟样品,测定了菲在这些样品上的吸附一解吸等温线,用线性和Freundlich模型拟合了这些等温线.^13C NMR谱表明,随着土壤有机质腐殖化程度的加深,有机质将含有较多的长链烷烃化合物,含氧、氮化合物有所减少,芳香环的数量变化不大.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与菲的吸附容量存在一定的线性相关关系.有机质腐殖质化程度较深的样品比原土壤具有更大的吸附容量,其吸附等温线表现出更为明显的非线性,而且具有更明显的解吸滞后现象.说明土壤中一些结构紧密和含极性官能团较少的有机质是引起菲的非线性吸附过程和解吸滞后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泥炭土连续碱抽提腐殖酸的分子结构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丽  冉勇  盛国英  傅家谟  彭平安  黄伟林 《分析化学》2002,30(11):1303-1307
从Pahokee泥炭土中连续碱抽提分离出8个不同的腐殖酸级分,并对每一级分进行了元素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固态^13C核磁共振(^13CNMR)、高效排阻色谱(HPSEC)等一系列定性、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所分离出的8个腐殖酸级分存在明显的结构性质差异,随提取和蔼的增加,O/C原子比由0.52减少到0.36,H/C原子比由1.05增加到1.52,相应于结构中含氧基团的减少和脂族基的增加,表观分子量也由7.7K增加到22.1K。同时,^13C NMR显示长链脂肪碳结构由无定型向晶型转变。此工作表明在所研究的腐殖酸中可能存在分别具有芳香或脂肪特性的两类腐殖酸结构,每种类型都有不同的分子量分布、元素组成、基团结构和母质来源。在特定的环境因素下,不同类型的腐殖酸会共存于同一体系中,增加了腐殖物质的非均匀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4.
土壤/沉积物吸附有机污染物机理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有机污染物与土壤、沉积和以及地表水中悬浮物(如腐殖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吸咐与解吸是决定它们环境行为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自60年代末期以来,经各国科学院们的共同努力,该项工作取得了一些非常重要的研究成果,本文将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评述,并对其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