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6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二阶导数荧光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色氨酸和酪氨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了用二阶导数荧光光度法同时测定色氨酸和酪氨酸.在pH 7.4的条件下,用221 nm作为激发波长,记录色氨酸和酪氨酸的发射光谱,并进行二阶导数处理.色氨酸在318 nm处,酪氨酸在283 nm处,二阶导数峰高与浓度成线性关系.色氨酸工作曲线的线性回归方程为c=0.000 7H-0.004,r=0.996 4,线性范围为0.004到0.200 μg.mL-1.酪氨酸工作曲线的线性回归方程为c=0.001 2H-0.004 0,r=0.997 1.线性范围为0.002到0.250 μg.mL-1.实验了pH、温度和干扰离子对测定的影响,测定了苹果中的色氨酸和酪氨酸的含量,回收率分别为(92.0~104.0)%和(98.70~102.0)%,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5%和2.8%.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与收入关系的空间自回归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我国31个省市2005年的城镇居民消费和收入统计数据,对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与收入关系进行了空间自回归模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对所建立的空间自回归模型进行了比较、选择和评价.  相似文献   
3.
二阶导数荧光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色氨酸和酷氨酸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描述了用二阶导数荧光光度法同时测定色氨酸和酪氨酸。在 p H 7.4的条件下 ,用 2 2 1nm作为激发波长 ,记录色氨酸和酪氨酸的发射光谱 ,并进行二阶导数处理。色氨酸在 318nm处 ,酪氨酸在 2 83nm处 ,二阶导数峰高与浓度成线性关系。色氨酸工作曲线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c =0 .0 0 0 7H - 0 .0 0 4,r =0 .996 4,线性范围为 0 .0 0 4到 0 .2 0 0μg . m L- 1 。酪氨酸工作曲线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c =0 .0 0 12 H -0 .0 0 40 ,r=0 .9971。线性范围为 0 .0 0 2到 0 .2 5 0 μg· m L- 1 。实验了 p H、温度和干扰离子对测定的影响 ,测定了苹果中的色氨酸和酪氨酸的含量 ,回收率分别为 (92 .0~ 10 4.0 ) %和 (98.70~ 10 2 .0 ) % ,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 3.5 %和 2 .8%。  相似文献   
4.
唐波  马骊  初春 《化学学报》2002,60(10):1834-1840
利用稳态荧光法研究了β-环糊精(β-CD)与新型抗炎药物萘丁美酮(NAB) 间的超分子相互作用,探讨了直链醇(ROH)对该超分子体系的影响。研究表明无 论体系中是否含有直链醇,β-CD和萘丁美酮均形成1/1的超分子包合物其表观结合 常数K_(app)随醇碳链长度的增长而逐渐减小。将这一现象归因于醇对β-CD疏水性 空腔的竞争作用,而非β-CD/NAB/ROH三元包合物的形成所致。荧光猝灭实验表明 水相中β-CF增敏萘丁美酮荧光是源于其疏水性空腔对萘丁美酮激发单重态的屏蔽 效应。直链醇的加入抑制了该效应,从而进一步证实了醇对β-CD空腔的竞争作用 确实导致萘丁美酮被置换到水相中。利用β-CD对萘丁美酮的包结作用使其荧光显 著增大这一特性,建立了水相中高灵敏度测定萘丁美酮的荧光光度法,线性范围为 0~3.0μg·mL~(-1),检测下限1.05 ng·mL~(-1)。常用药物赋形剂对测定不产生 干扰。应用本法测定片剂中萘丁美酮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对目前普遍应用的氧瓶燃烧分解样品,钡盐法滴定有机硫的分析方法进行了规范化.探讨了溶液pH对测定的影响,研究了磷元素及氟元素对测定的于扰.并建立了适用于测定含磷有机化合物中硫元素的钡盐滴定法该法,该法简便快捷,准确可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新型主体化合物在生物活性分子分析中的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唐波  马骊  王洪鉴 《分析化学》2002,30(4):482-490
主体化合物对客体分子具有高度的分子识别能力,对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体内各种信息传递及酶与底物,抗体与抗原的结合等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它的应用为发展新型生物活性分子分析方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本文着重评述近年来冠醚,环糊精,杯芳烃及卟啉类超分子主体化合物在生物活性分子分析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作为有机元素微量定量分析方法系列报道之一,本文对目前普遍应用的氧瓶燃烧分解样品,钡盐法滴定有机硫的分析方法进行了规范化,探讨了溶液pH对测定的影响,检测了磷元素及氟元素对测定的干扰,并建立了适用于测定含磷有机化合物中硫元素的钡盐滴定法.针对钡盐法测定低含量硫元素时误差较大,本文建立了基于氯冉酸钡与硫酸根离子反应的分光光度法,该法准确可行,适用于测定低含量有机硫元素.  相似文献   
8.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普鲁卡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盐酸普鲁卡因在 pH 12条件下发生水解的产物对氨基苯甲酸的荧光性质 ,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注射液中的盐酸普鲁卡因。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 2 6 8和 34 0nm。线性范围为 0 0 0~ 5 0 0 μg·mL-1 ,线性回归方程为c=0 0 2 2I - 0 0 81,r =0 9996 ,相对标准偏差 3 4 %。实验了 pH值、干扰离子、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青霉素、链霉素以及放置时间对测定的影响。测定了盐酸普鲁卡因和对氨基苯甲酸的量子产率 ,讨论了盐酸普鲁卡因的相对荧光强度随 pH值升高和放置时间的延长而增大的原因。方法检出限为 4 9ng·mL-1 。本法与死停法对照 ,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9.
催化荧光动力学分析法的应用及其新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唐波  韩芳  马骊 《分析化学》2001,29(3):347-354
催化荧光动力学分析法是用于检测痕量组分的有力手段。从检测催化剂及活化剂、多组分同时检测、酶催化、胶束在多组分同时检测及酶催化中的应用、结合流动注射及停流注射分析法及激光诱导荧光分析、时间分辨荧光分析、生物反应器控制、生物传感器、药物监测与生物分析等方面对催化荧光动力分析领域出现的新技术及新应用作一评述,并对今后的工作进行了展望。引用文献103篇。  相似文献   
10.
应用Vario EL Ⅲ型元素分析仪研究了高氟和全氟有机化合物中碳、氢、氮的测定方法.为克服氟对碳、氮测定的干扰,在燃烧管的高温区填加固体MgO及Ag2WO4混合物作为催化氧化剂.这一措施还可同时消除卤素及硫的干扰.在分析全氟有机化合物时,则将WO3及V2O5作为催化氧化剂直接加入于试样中并包裹于"锡舟"中进行燃烧和碳、氢、氮的测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