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化学   15篇
物理学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金属材料的超快变形行为,利用强流脉冲电子束(HCPEB)装置对20钢进行轰击,采用X射线衍射、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镜等技术分析了受轰击样品的变形组织与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强流脉冲电子束能够在材料表层诱发幅值为1 GPa量级的应力,快速的加热和冷却过程在近表层诱发了强烈的塑性变形,并在材料表层内形成了复杂的位错缠结结构和位错胞结构,同时还伴随位错圈等空位簇缺陷的形成,多次轰击导致局部区域形成纳米和非晶结构。HCPBE轰击诱发的幅值极大的应力和极高的应变速率而导致的整个原子平面的位移可能是非晶结构形成的关键原因。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型β-二酮类席夫碱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乙酰丙酮缩季戊四胺席夫碱,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和单晶X射线衍射等测试技术对该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化合物晶体属于单斜晶系,C2/c 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238 9(2),b=1.348 3(2),c=1.566 9(3) nm, β=91.243(7)°,V=2.616 9(7) nm 3,Z=4,Dc =1.169 g/cm3,Mr=460.61,R1=0.063 8,wR2=0.219 2;结构分析表明,席夫碱固体时和氯仿溶液中均存在互变异构现象,且晶体中分子通过π-π堆积和C-H-π相互作用沿b轴方向形成了一维链状结构. CCDC为673 957.  相似文献   
3.
蔡杰  季乐  杨盛志  张在强  刘世超  李艳  王晓彤  关庆丰 《物理学报》2013,62(15):156106-156106
利用强流脉冲电子束 (HCPEB) 技术对金属纯锆进行表面处理, 采用X射线衍射, 扫描电子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详细分析了辐照诱发的表层微观结构和缺陷. X射线分析结果表明, HCPEB辐照后在材料表层诱发幅值为GPa量级的压应力, 并形成{0002}, {1012}, {1120}及{1013}织构. 表层微观结构观察表明, 与其他金属材料不同, HCPEB辐照在材料表层诱发的熔坑数量极少, 多次轰击甚至几乎没有表面熔坑的形成. 此外, 在快速的加热和冷却状态下, 在表面熔化层形成大量的超细晶粒结构, 同时诱发马氏体相变和强烈的塑性变形. 1次HCPEB辐照后表层内形成的变形微结构以位错为主, 孪晶数量较少; 5 次辐照样品的位错密度迅速增高, 孪晶数量也显著增加; 10次辐照后样品中的变形微结构以变形孪晶为主, 且出现二次孪晶现象. 表层晶粒内部变形的晶体学特征不仅决定了表层的织构演化行为, 而且还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 为纯锆及锆合金表面强化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 强流脉冲电子束 纯锆 微观结构 应力状态  相似文献   
4.
 为了考察材料晶体学特性对表面熔坑形成机制的影响,利用强流脉冲电子束(HCPEB)对喷丸前、后的304奥氏体不锈钢进行表面辐照处理,对HCPEB诱发的表面熔坑形貌进行了详细的表征。实验结果表明,HCPEB辐照后样品表面形成了大量的火山状熔坑,熔坑数密度和熔坑尺寸随电子束能量的增加而减小,材料表面的杂质或夹杂物容易成为熔坑的核心,并在熔坑形成的喷发过程中被清除,起到净化表面的作用。此外,喷丸前、后样品表面熔坑数密度遵循相似的分布规律,喷丸处理使熔坑数密度显著增大,表明材料的晶体学特性对表面熔坑形成有重要的影响,晶界、位错等结构缺陷是熔坑形核的择优位置。  相似文献   
5.
蔡杰  张俐娜 《高分子科学》2016,34(10):1281-1289
High strength cellulose composite films with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were prepared by dispersing montmorillonites (MMT) into cellulose solution in LiOH/urea aqueous solvent followed by regeneration in ethanol coagulation bath, and then by soaking in 5 wt% hexadecylpyridine bromide ethanol solutions to induce the antibacterial action. The cellulose/MMT composite films were characterized by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FTIR, UV-spectra, wide angle X-ray diffraction and mechanical test.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MMT was dispersed well in the cellulose matrix to form layer structure with a thickness of approximately 3 nm.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cellulose/MMT composite film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o achieve 132 MP for tensile strength as a result of the MMT delamination. The hexadecylpyridine bromide was fixed well in the cellulose/MMT matrix through cation exchange, leading to the excellent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against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Escherichia coli, which is important in their practical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6.
基于Pb2+与底物链(Substrate DNA,sDNA)的特异性识别,以Fe3O4纳米磁珠(Fe3O4 nano-magnetic beads,MB)为基底,便携式血糖仪(Portable glucose meter,PGM)为信号读出系统,利用DNA步行器放大信号,构建了一种灵敏且便捷的用于铅离子(Pb2+)检测...  相似文献   
7.
季乐  杨盛志  蔡杰  李艳  王晓彤  张在强  侯秀丽  关庆丰 《物理学报》2013,62(23):236103-236103
利用强流脉冲电子束(HCPEB)装置对纯钼表面进行辐照处理,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详细分析了辐照表面的微观结构和损伤效应. 1次HCPEB辐照后,纯钼表层积聚了极大的残余应力,多次辐照后表面未融化区域出现大量绝热剪切带,且局部区域发生开裂. 微观结构分析显示,辐照后材料表面形成发散状的位错组态和大量空位簇缺陷;绝热剪切带内部是尺寸为1 μm 左右等轴状的再结晶晶粒. 剪切带造成的材料表面局部软化以及间隙原子偏聚于晶界是材料发生开裂的主要原因. 另外,表面熔化区域可形成尺寸为20 nm左右的纳米晶. 关键词: 强流脉冲电子束 纯钼 绝热剪切带 空位簇缺陷  相似文献   
8.
基于抗原抗体识别特异性,以多巴胺-Mn/ZnS量子点(DA-QDs)为反应媒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为检测手段,采用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金纳米颗粒(AuNPs),其表面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羊抗小鼠免疫球蛋白G (IgG)修饰获得功能化二抗(IgG-AuNPs-HRP)作为信号放大标签,构建一种简便高灵敏的检测方法。在最优条件下,甲胎蛋白(AFP)质量浓度在0.1~80 pg/mL范围内,其响应信号与AFP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44 pg/mL。人血清白蛋白中AFP的加标回收率为87.7%~111.5%,相对标准偏差为0.2%~1.4%。  相似文献   
9.
王其  夏辉  熊炎威  张新敏  蔡杰  陈冲  高逸聪  陆峰  范曲立 《化学学报》2022,80(11):1485-1493
有机小分子凭借着明确的化学结构、出色的生物相容性、优异的可重复性等诸多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光学诊疗领域. 然而, 目前报道的有机小分子存在合成步骤复杂、成像波长位于近红外一区(NIR-I)、光热转换效率及单线态氧产率低等缺陷, 严重限制了其诊疗效果. 基于此, 本工作以吡咯并吡咯二酮作为缺电子单元、分别以苯、苯胺、邻苯二胺作为供电子单元, 通过一步偶联反应简易制备得到三种有机小分子DPP-0、DPP-2、DPP-4, 进一步利用纳米沉淀法制备得到对应的水溶性纳米粒子DPP-0 NPs、DPP-2 NPs和DPP-4 NPs. 研究发现, 随着氨基数量的增加, 纳米粒子吸收/发射均发生了红移, 其中DPP-4 NPs具有良好的NIR-I吸收能力且其最大荧光发射达到了近红外二区(NIR-II)区域, 表明可以通过改变供电子单元策略实现光学性能的调控. 在单一激光照射下, DPP-4 NPs可以同时产生NIR-II荧光信号、过高热及单线态氧, 其光热转换效率和单线态氧产率分别高达40.2%及34.3%, 可成功应用于肿瘤深层次NIR-II荧光成像诊断及高效光热/光动力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10.
一个多世纪以来,己有大量有关席夫碱方面的文献报道.许多Schiff碱金属配合物因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抗病毒、杀菌抑霉等多种生物活性而得到了广泛应用[1-3];其特殊的催化行为以及在酶模拟方面的功效引起了化学家的普遍重视[4,5].席夫碱中,β一二酮类化合物是一类良好的金属螯合剂,因为它能够为金属提供两个键合点,形成稳定的六元螯合环,其与稀土离子形成的配合物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和优异的发光性能,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