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   8篇
晶体学   1篇
物理学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前,适合于测量体内、外生理溶液中葡萄糖浓度的葡萄糖检测装置中,国外便携式产品占据全部国内市场,其中绝大部分是基于比色原理,近些年国外又推出一次性使用电化学葡萄糖传感器。基于葡萄糖传感器中新的测量电流方法,本文主要从材料选择和结构进行研究,以提高传感器的性能。本研究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聚丙烯酰胺为载体,探讨加入电子媒介物铁氰化钾后,一次性传感器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影响规律,并探索工作电极和参比电极为相同材料的可行性,为制作性能优良的一次性传感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钇铝石榴石(YAG)单晶因其优良的光学性能和稳定的化学性能被广泛用作激光和其它发光基础材料.掺Nd的YAG透明陶瓷激光材料的研究,是十几年来在激光工作物质制备技术领域最为重要的创新.与单晶相比,陶瓷具有容易制造、成本低、尺寸大和掺杂浓度高、可大批量生产等优点,最重要的是陶瓷可以达到与单晶一样的光学和机械性能,然而合成化学纯度高、分散性能好、无团聚、粒度均匀的纳米原料粉体是制备透明YAG陶瓷的关键.Nd: YAG陶瓷粉体制备可采用固相法[1]、溶胶-凝胶法[2]、喷雾热解法[3、4]、共沉淀法[5]、机械化学法[6]等多种合成方法.这些方法中各有优缺点,共沉淀法是一种方法简单,易于控制,成本低廉的一个体系,郭旺[7]、王宏志[8]等所在的研究组对YAG的纯相、前驱体的组成、控制溶液的浓度和沉淀剂的pH值也进行了分析,在这些研究中,虽然都能形成较纯的YAG相,但其颗粒间也有较多的团聚,所以本文着重研究了不同分散剂对YAG粉体分散性的影响.采用共沉淀法合成粉体,在合成粉体时加入不同的分散剂,研究获得分散、无团聚的粉体.  相似文献   
3.
纳米颗粒复合材料增强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孟宪伟  唐芳琼  冉均国  苟立 《化学通报》2001,64(6):365-367,364
二氧化硅和金或铂组成的复合纳米颗粒可以大幅度地提高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电流响应,其效果明显优于这三种纳米颗粒单独使用时对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增强作用。除了具有吸附浓缩效应,吸附定向和量子尺寸颗粒 应外,复合纳米颗粒比单独一种纳米颗粒更易于形成连续势场,降低电子在电极和固定化酶间的迁移阻力,提高电子迁移率,有效地加速了酶的再生过程,因此复合纳米颗粒显著增强了传感器电流响应。  相似文献   
4.
纳米颗粒增强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研制的纳米增强葡萄糖传感器是用纳米憎水Au颗粒。亲水Au颗粒、憎水SiO_2颗粒以及Au和-SiO_2颗粒混合与聚乙烯醇缩丁醛(PVB)构成复合固酶膜基质,用溶胶-凝胶法固定葡萄糖氧化酶(GOD),组成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实验表明,纳米颗粒可以大幅度提高固定化酶的催化活性,响应电流从相应浓度的几十纳安增强到几千纳安,电极响应迅速, 1min达到稳态,探讨了纳米颗粒效应在固定化酶中所起的作用,开辟了制备直接电子传递第三代生物传感器的新途径和纳米颗粒应用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5.
电极处理对葡萄糖传感器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松  苟立  冉均国  孟宪伟 《分析化学》2001,29(9):1008-1011
针对目前在共价键法固定葡萄糖氧化酶传感器过程中,存在影响传感器稳定性的封装,氧化和后处理3个问题,通过选择新的封装材料,进行多层复合封装,解决了因封装失效影响传感器稳定性的问题。研究了铂电极的氧化方法和氧化程度对传感器稳定性的影响,优化了铂电极的氧化工艺;采用了新的电极通电后处理方法,制得了性能良好的传感器,使电极的稳定性显著提高,经连续测试15天,传感器的相对活性为91%,存放3个月后,传感器的相对活性达到90%。  相似文献   
6.
从原子间相互作用及运动出发,阐明SiC在高温高压下溶于金属触媒中形成金刚石的原子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而阐明Ni70Mn25Co5是促使SiC形成金刚石的高效率触媒合金。日本文部省的资助  相似文献   
7.
葡萄糖传感器聚氨酯扩散限制膜响应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采用聚氨酯薄膜作为扩散限制膜的葡萄糖传感器的响应动力学进行了分析与计算。通过对葡萄糖氧化酶(GOD)的米氏常数Km值及衡量扩散控制作用的Y值的计算,从理论上说明了扩散限制膜的引入是提高葡萄糖传感器响应线性范围的一种有效方法。计算结果表明:GOD经壳聚糖固定化后米氏常数Km从9.6减小到7.2mmol/L;随着制膜液浓度及浸渍次数的增加,Y值增加,线性范围扩大,与实验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掺硼金刚石电极(BDD)是一种化学和电化学稳定性高、不易吸附污染物的电极.但是多次重复检测较高浓度神经递质如多巴胺、羟色胺后,产生了电极污染.特别是经过表面改性的电极,其表面吸附物难以简单去除.以Fe(CN)3-/4-氧化还原对为探针,通过二次水、乙醇、异丙醇等不同液体超声清洗,发现异丙醇是较好的清洗剂.未改性电极表面...  相似文献   
9.
用碳化硅合成的金刚石微晶的抗氧化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碳化硅加Ni70Mn25Co5合金体系在高温高压下合成出具有完好晶形的金刚石微晶。通过粒度分析和热重量分析对这种晶体的热稳定性进行了评价。作为比较,对工业上用石墨合成的六种不同粒度的金刚石微粉和微晶也作了热重量分析。结果表明,用石墨合成的四种普通金刚石微粉的氧化温度随粒度的威小而明显降低,当粒度为80~100μm到1~2.5μm时,其起始氧化温度为770℃到627℃;两种未经破碎的金刚石微晶的抗氧化性能明显较高,其粒度为20~70μm,起始氧化温度为806℃和819℃。与它们相比,用碳化硅合成出的金刚石晶体的粒度分布在10~50μm范围,而起始氧化温度为838℃,完全氧化温度为1101℃,比用石墨合成的未经破碎的金刚石微晶具有更高的抗氧化性能。本文定性地讨论了用碳化硅合成的金刚石具有高耐热性的原因,认为完好的表面和硅杂质的存在可能对这种晶体热稳定性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用亲水金、憎水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固定葡萄糖氧化酶 (GOD) ,采用聚乙烯醇缩丁醛 (PVB)为辅助固酶膜基质来制备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并考察了亲水金、憎水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对酶电极电流响应的影响 .实验表明 ,引入纳米粒子可显著增强电极响应灵敏度 .并对两种不同性质纳米颗粒所起作用的可能机理进行讨论 ,从理论和实验上证明了纳米颗粒对固定酶的作用 .为制备有实用价值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实验和理论依据 .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