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化学   13篇
物理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石健  张其平  王南平 《电化学》2011,(4):433-437
研究了阿霉素(ADM)在β-环糊精(β-CD)修饰金电极上(β-CD/Au)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ADM在β-CD/Au电极上发生表面包络反应.25℃,pH=7.0时,该电极表面包络常数为9.54×104 L·mol^-1,并随温度呈规律性变化,最适宜反应温度为30℃.该电极ADM包络呈准可逆的电化学反应,速率常数为...  相似文献   
2.
采用荧光光谱法对β-环糊精(β-CD)与柔红霉素(DNR)包结物溶液进行表征。研究了β-CD与DNR之间的超分子包结作用机理,讨论了时间、温度和β-CD浓度对包结反应的影响,建立了新的定量检测微量DNR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DNR本身具有天然荧光,与β-CD形成1:1的超分子包结络合物后,荧光强度增大,β-CD对DNR有较强的荧光增敏作用。在25℃,pH7.0时,包结常数K=1.26×106L/mol。β-CD增敏荧光定量测定DNR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1.78×107x+312.76,相关系数为r=0.9953,检测下限为3.77×10-6mol/L。  相似文献   
3.
β-环糊精与阿霉素相互作用荧光光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荧光光谱技术确定了β-环糊精(β-CD)与阿霉素(ADM)之间的超分子包络物ADM-β-CD的形成。 研究了时间、浓度和温度对包络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包络物形成的化学计量比,计算了在不同温度下的包络常数和包络反应的热力学参数。 在33 ℃、pH=7.0时,包络常数K=2.98×106 L/mol,且包络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变小,该包络反应属于焓驱动的自发的放热反应。 由于β-CD对ADM的天然荧光有增强作用,因此,ADM与β-CD形成超分子包络物后,荧光强度增大,荧光光谱是研究ADM与β-CD超分子包络反应的很好的技术。 求得β-CD增敏荧光法定量测定ADM的线性回归方程为:F=5.64×108c+47.26,相关系数r=0.9985,检测下限为6.30×10-8 mol/L。  相似文献   
4.
β-环糊精与神经递质的包络作用及其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氢醌(HQ)为探针,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s) 分子与—环彻精(β-CD)单元的包络作用.通过在β-加倍饰电极界面上神经递质对 被包络的HQ的抑制效应,求得各神经递质与β-CD的表面包络常数,该常数因神经 递质所含官能团的不同而不同,且随链长的递增呈现有规律的递增.以甲基橙(M0) 为探针,用紫外—可见光谱法(UV)证明溶液中神经递质分子与β-CD能有效包络, 包络常数及其与神经递质分子结构的关系与循环伏安法的测定结果一致.量子化学 的服法计算得到了神经递质分子与β--CD单元包络的结构.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表 明:疏水相互作用、范德华力及氢键等多种非共价链的弱相互作用协同贡献于包络 物的形成,主客体间的结构匹配及溶剂效应对包络物的稳定性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氧化硅柱层状铁钛酸盐的合成和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先将K0.8Fe0.8Ti1.2O4与n-C6H13NH3Cl反应得到正己铵离子柱撑的层状铁钛酸盐, 然后再与NH2(CH2)3Si(OC2H5)3反应, 最后将所得产物在空气中焙烧可得到氧化硅柱层状铁钛酸盐。采用XRD, IR,TG/DTA, Mossbauer谱, X荧光分析以及比表面和孔径大小分布测定等手段对所得新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所得二个氧化硅柱层状铁钛酸盐均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650℃)和比表面(98.0m^2/g和163.8m^2/g), 平均孔径为1.82nm和1.90nm。  相似文献   
6.
以甲基橙为探针,用紫外光谱法研究了β-环糊精与不同神经递质分子(多巴胺、去甲基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异丙基肾上腺素)的作用,并通过竞争包结法测定了β环糊精和不同神经递质分子形成包结物的包结常数,证实了疏水作用和氢键对包结物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氧化硅柱层状镧钛酸盐的制备和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通过先用正己胺盐酸盐水溶液与K2La2Ti3O10发生离子交换得到正己铵离子柱撑的层状镧钛酸盐,然后再与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正八面体多聚体作用,最后将层间的有机物焙烧分解掉后可得新型氧化硅柱层状镧钛酸盐。采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差热--热重分析(TG/DTA)、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比表面测定等方法对该新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氧化硅柱层状镧钛酸盐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800℃)  相似文献   
8.
层柱材料(如层柱粘土、金属磷酸盐等)因其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而倍受人们青睐,并其中;层柱金属氧化物是一类近年来才开发的新型层柱材料.由于制备上的困难,迄今所报导的层柱金属氧化物为数甚少,K0.8Ti1.2O4是一个典型的层状金属氧化物,但由于期没有遇水溶胀性,用常规方法无法制备热稳定的无机氧化物柱层状铁钛酸盐.本文通过先将K0.8Ti1.2O4同n-CH3(CH2)5NH3Cl反应得到正已铵离子柱撑的层状铁钛酸盐,然后再与NH2(CH2)3Si(OC2HO)3(以下简称APS)反应,最后将所得产物在空气中焙烧可得新型氧化硅柱层状铁钛酸盐,该新材…  相似文献   
9.
环糊精超分子化学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综述了环糊精衍生物的合成及对小分子的识别作用,环糊精在电极表面的自组装以及环糊精与冠醚、杯芳烃识别客体分子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DNA与5-氟尿嘧啶相互作用的电化学和谱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存旺  王南平  顾宁 《化学学报》2006,17(17):1837-1842
以电位控制共价组装法制得的DNA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 采用循环伏安和方波脉冲伏安法, 以亚甲蓝(MB)为电活性指示剂, 研究了非电活性抗癌药物5-氟尿嘧啶(5-FU)与DNA的相互作用, 还结合紫外-可见光谱进一步研究了这种相互作用. 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 5-FU与DNA在电极表面反应的过程为可逆电化学反应-化学反应偶合(EC)过程. 当扫描速度较低时, EC反应是扩散控制过程; DNA与电活性物质MB通过静电吸附相互结合, 抗癌药物5-FU与DNA通过插入作用相互结合. 本研究对于遗传工程中以DNA为靶标的药物设计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