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化学   11篇
  201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_4)在阳离子乳液聚合过程中,聚合物的分子量及数目的变化等特点,提出并证明了D_4在乳液粒子表面进行聚合的机理的假设。  相似文献   
2.
六甲基环三硅氧烷(D_3)在为催化剂,二甲亚砜为促进剂的情况下聚合,得到了分子量分布窄且没有大环体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本文指出了反应溶液中溶解的氧会降低催化剂的活性。在除去了溶液中的氧以后,聚合反应速度大为加快,D_3转化率几乎达100%,而且得到的聚合物是活性高分子,可以继续进行聚合。同时还研究了在除氧以后D_3非平衡聚合反应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指出提高水解温度,或使用丙酮和甲苯混合溶剂,有利于甲基三氟硅烷与苯基三氯硅烷和二甲基二氯硅烷的共水解缩聚反应,而不易产生凝胶现象。并以此合成了适于递模塑料的R/Si较小、C_6H_5/R较低、羟基含量较高的羟基缩合型无溶剂树脂,简化了步骤,大大缩短了操作时间,树脂质量稳定。此外还讨论了树脂的结构与递模塑料性能的关系,选择了较好的固化剂以及通用的补强剂,使塑料具有优异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_4)在阳离子乳液聚合过程中,首先被乳化成颗粒较大的“过渡粒子”,在这里以D_4的水解开环和加聚反应为主,然后转变为颗粒较小的稳定乳液粒子。聚合物端基≡SiOH的缩合反应主要在乳液粒子中进行。  相似文献   
5.
6.
以甲基三氯硅烷、苯基三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以及羟基封头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即HO[(CH_3)_2SiO]_nH,为原料,采用共水解的方法,合成了具有嵌段结构的有机硅树脂。 研究了树脂的结构与抗开裂性能的关系,确定了树脂链段与橡胶链段的克分子比例以及橡胶链段的长度,即n值的大小,该树脂具有优异的抗开裂性能,是一种较好的大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封装材料。  相似文献   
7.
<正> 关于温度对D_4乳液聚合的影响,文献报道不多,本文比较详细地讨论了反应温度对D_4阳离子乳液聚合的影响。 实验部分 1.D_4乳液聚合 将60克D_4、4.8克十二烷基苄基溴化铵和133.9克蒸馏水加入具有搅拌器和迴流冷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以QuEChERS作为前处理方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茶叶中33种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样品经改进的QuEChERS法进行提取净化,采用DB-5MS(30m×0.25mm×0.25μm)毛细管色谱柱分离,选择离子模式下同时测定,外标法定量。33种农药残留在0.01~3.0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方法的检出限为4.0~35μg/kg,样品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2.7%~103.8%,相对标准偏差为0.73%~6.8%。方法适用于茶叶中毒死蜱、联苯菊酯等33种不同类型农药残留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端基为羟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为测试样品,甲苯为淋洗液,研究了凝胶色谱柱填料多孔硅胶的表面羟基含量等与吸附效应的关系。说明采用对硅胶进行表面处理和在淋洗液中加入吸附抑制剂的方法,不能避免吸附。建议采用端基封闭剂(如三甲基氯硅烷)处理聚合物的活性端基——羟基的方法,解决吸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乳液乃是一种多相体系,其中有一种液体以液珠形式均匀地分散于一个不和它相混合的液体之中。对有机硅氧烷(即硅油)乳液而言,就是硅氧烷以液珠形式(也称分散相)分散于水(连续相)中。在有机硅氧烷乳液的制备和应用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就是乳液的稳定性。研究乳液稳定性的方法很多,但是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硅油分散情况,硅油分散得愈细、愈均匀,即硅油粒子愈小,粒径分布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