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21篇
化学   5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物理学   16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实际检测获得了环己烷、四氢呋喃、1,4-二氧己环(二恶烷)几种环状分子的拉曼光谱。并应用密度泛函理论对几种环状分子的拉曼振动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几种环状分子最强拉曼振动峰均由环呼吸运动引起,但它们的波数值差异较大,可以作为鉴定此类分子的判断依据。应用拉曼光谱检测技术可以对此类有毒物质进行快速的鉴定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张鹏翔  洪涛  曹克定 《物理学报》1986,35(8):1072-1076
用激发磁波的方式在面内磁化的外延YIG膜上得到了一组等间距、慢衰减的磁模。考虑到磁化强度在模内不均匀性及进动为椭圆进动,导出了模式间距和磁性参数间的关系。和实验比较可以推算出表征不均匀的参数。对于我们的样品,该不均匀性约为2.6—5.8%。 关键词:  相似文献   
3.
表面修饰的钛酸钡纳米粉体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热法制备出表面包裹有硬脂酸的钛酸钡纳米粉体,并运用一系列手段对其微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粒径较小,粒度分布较窄,单分散性较好,其表面为非极性,同时表现出良好的流动性能.认为钛酸钡纳米粉体表面极性的改变是由于其表面包裹了一层硬脂酸,并且包裹层降低了粉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提高了粉体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4.
制备了两种不同电性的纳米银粒子的胶体,发现当碱性品红分子分别吸附在这两种纳米银上时,其表面增强拉曼谱在谱线的强度及谱线数目上均有有明显的不同.在正电性纳米银上,主要是面内模式得到增强,且碱性品红特征峰的强度是I1589>I1524>I1371.而在负电性纳米银上,面内伸缩模式及面外弯曲模式均得到增强,且碱性品红特征峰的强度是I1588相似文献   
5.
纳米颗粒DBS/TiO2的拉曼光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水热法制得表面包覆有十二烷基苯磺酸的二氧化钛纳米粒子,并应用拉曼光谱对其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样品为表面包覆有十二烷基苯磺酸的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的集合体。其拉曼峰与未包裹的二氧化钛拉曼锋相比,出现了蓝移现象,从纳米粒子的表面结构及包裹层的压力出发对此现象进行了定性解释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新石器时期石斧拉曼光谱原位无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显微拉曼光谱技术对云南省永仁县菜园子两件新石器时期古石斧的表面和截面进行测试分析 ,结合矿物拉曼谱 ,初步确定了其成分。分析表明 ,拉曼谱还给出了石斧埋葬的年代和周围环境变化的信息 ,其具体细节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拉曼光谱对新石器时期白石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采用显微拉曼光谱技术 ,对云南省永仁县菜园子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白石斧的表面和截面进行了测试研究 ,结合矿物拉曼谱确定了石斧白色和黑色物质的成分。通过对白石斧截面拉曼谱的分析 ,得出了石斧拉曼主峰 (46 2cm- 1 )的强度随深度变化情况的散点图 ,实验结果发现 ,石斧表面的腐蚀层厚约为 40 0 μm。石斧截面拉曼谱给出了与石斧埋葬年代和周围环境有关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云南青铜防腐显微拉曼光谱和EPMA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和EPMA(电子探针技术),对云南的四件青铜器(两件春秋时期的青铜矛和两面元代的青铜镜)的腐蚀情形和防腐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拉曼实验结果表明,云南青铜器表面腐蚀产物的主要成分有Cu2O和CuCO3.Cu(OH)2。利用电子探针技术,确定了青铜器内部和表面的元素成分。本文初步分析了云南四件青铜器防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在青铜矛表面涂上一层锡的氧化物涂层以防腐蚀;元代的人则采用合金表面处理技术防腐。事实证明,锡的氧化物涂层的防腐效果最好。对金属文物的研究,显微激光拉曼光谱是一种原位无损检测的有效方法,但还是有某些局限性,若配合以电子探针等测试方法,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银分子中电荷转移效应及其对喇曼信号的增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从观察光的吸收谱变化觉察到分子吸附在银胶、银镜上所出现的电荷转移跃迁;同时测量了电荷转移对吸附分子喇曼信号的增强.并且对其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
SERS活性表面荧光增强或淬灭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银胶和银镜两种SERS活性表面,对吸附分子的荧光增强或淬灭机制进行了实验和理论研究.结果表明,荧光增强或淬灭主要取决于局域电磁场增强和分子到金属表面无辐射能量转移过程的竞争效应.当满足吸收共振增强和辐射共振增强时,荧光被增强,反之荧光被淬灭.荧光增强最大一般只为10—102倍,远小于喇曼截面的增强. 关键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