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8篇
化学   29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4篇
数学   11篇
物理学   30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2.
煤炭城市是由人口、资源、经济与环境四个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其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各子系统的合理结构和发展模式以及子系统之间的协调程度。将协调发展思想与综合评价方法相结合,构建了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测度的指标体系,提出了投影寻踪与协调函数相结合的复杂系统协调发展测度方法,以典型煤炭城市某市为例,进行了子系统间协调发展的测度与评价。  相似文献   
3.
像铁这样的不透明材料,其冲击温度的测量会涉及到由测量得到的样品/透明窗口界面的光辐射拟合得到界面温度。在本文中,我们借用信息理论推导得到的热辐射谱的结论,考虑到界面温度梯度对辐射影响时,初步分析金属/透明窗口界面温度的拟合方法,并就这一修正对冲击温度测量中界面温度拟合的影响进行了简单讨论。  相似文献   
4.
5.
用冲击压缩数据计算物质结合能的一个简便解析方法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材料性质满足:(1)可用波恩-迈耶势描述其结合能;(2)自由电子对热能的贡献可忽略不计;以及(3)冲击波速度关系式可用直线关系描述的条件下,本文导出了一个用冲击绝热线数据直接计算该材料结合能和格临爱森物态方程的简便解析公式。给出了用本文方法计算Be,Al,Cu,Ta,U等十七种金属的冷能和冷压方程的结果。将本文结果与徐锡申等和Zharkov等的数值计算结果相比较,发现在冲击压缩测量的实验误差范围内,大多数金属的符合程度是比较好的,但Be,Ni和Pb三种金属除外。本文中对上述偏差的可能原因也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无氧铜的准等熵压缩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递变冲击阻抗材料叠合而成的组合飞片,在二级轻气炮上对无氧铜进行了准等熵压缩性测量,加载时间约达1 μs。用激光速度干涉仪连续记录了不同厚度处无氧铜样品自由面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并通过拉格朗日波分析技术计算得到40 GPa下的准等熵的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在低应力区,无氧铜的准等熵压缩线位于冲击绝热线之上;到32 GPa以上,准等熵压缩线才回落到冲击绝热线之下。这个现象与Barker、Chhabildas等对铝与钨的实测现象是一致的,它表明:在低应力区,材料的冲击强化效应与加载速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煤炭城市是由人口、资源、经济与环境四个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其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各子系统的合理结构和发展模式以及对系统的有效控制.将可持续发展思想与系统动力学模拟方法相结合,在分析了煤炭城市系统结构基础上,构建了煤炭城市系统动力学模型:确定生育指数、各产业投资比例、资源循环利用率等为调控参数,以典型煤炭城市鸡西市为例进行了5种发展模式的模拟和调控.结果表明:可持续发展模式与其他四种发展模式相比,取得的经济、资源、环境整体效益最大,是鸡西市发展的相对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8.
9.
10.
张大经 《大学化学》1994,9(2):60-61
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创办广东大学,化学系是当时成立最早的学系之一.1926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校名改为中山大学.抗日战争期间,曾迁往云南潋江、粤北坪石等地,1946年迁回广州石牌.1952年院系调整时,中山大学与岭南大学等校化学系合并,井由石牌迁到现在的珠江河畔的康乐园(原岭南大学校址).后来由于学科发展的需要,在原来化学系的基础上,建立了高分子研究所、材料科学研究所.目前,化学学科共有教师231人,其中教授40人,副教授68人,讲师48人,助教7人,高级工程师12人,副研究馆员2人,教辅人员54人,其中助理工程师15人,技术员9人,实验员30人.在校博士生36人,硕士生144人,本科生375人,大专生187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