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化学   20篇
物理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量子点毒性效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量子点(quantum dots,QDs)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已备受关注.由于其独特的荧光特性,量子点已经成功地应用于生命科学等领域.近年来,量子点的生物学毒性效应及其环境影响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量子点毒性效应的相关研究,并对该领域的前景及研究方向进行了评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丙基格林试剂的合成及其在丁基锡衍生反应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周群芳  江桂斌  齐大勇 《分析化学》1999,27(10):1197-1199
格林试剂衍生方法是气相色谱与元素选择性检测器分离和测定有机锡化合物样品前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研究了丙基格林试剂的实验室合成及其在丁基锡化合物衍生反应中的应用,为这类化合物监测标准方法的建立提供了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3.
多环麝香(PCMs)的环境行为及毒性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环麝香(PCMs)作为重要的人工合成麝香广泛应用于日用品中,目前在各种环境介质中都能检测到PCMs的存在。由于其持续不断地进入环境并能够在生物体内积累,其效应类似于持久性污染物。作为一类新型污染物,PCMs所引起的环境问题受到了广泛重视。本文介绍了PCMs的物理化学性质、来源以及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分析方法和污染现状,概述了其在环境中的降解转化、生物富集行为,并总结了其能产生的急性毒性效应、亚慢性毒性效应、内分泌干扰效应和其他潜在的毒性效应,最后讨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今后,应该建立有效的、可比对的标准分析方法,更加系统地进行环境污染现状、迁移转化规律和生物降解代谢途径的研究;重视暴露途径和生物有效性的研究,并与风险评价结合;结合环境中PCMs的污染现状,探讨低剂量长期暴露和复合暴露对生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大气细颗粒物(Atmospheric fine particulate matters,PMs)对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危害已得到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PMs暴露可产生呼吸、心血管系统等损伤影响,然而PMs是否可以进入大脑并产生神经毒性,一直是近年来大气雾霾健康效应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通过梳理现有流行病学研究证据以及体内外实验相关结果,讨论了PMs调控脑神经毒理学效应的潜在途径、不同生理阶段脑神经组织的损伤效应及其内在分子机理。据报道,大气PMs可通过血脑屏障途径和嗅觉神经途径和微生物群肠脑轴等影响神经系统。氧化应激、线粒体损伤、炎症、DNA损伤、表观遗传调节、血液稳态以及几个关键的信号通路被发现与大气PMs暴露引起的神经毒性有关。本文提出了进一步研究PMs神经毒理学效应,特别是针对特殊人群如儿童等神经发育的影响等方面研究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了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方向,为大气PMs的神经毒性和公共卫生危害的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气相色谱-火焰光度(GC-FPD)、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等离子体-质谱(ICP-MS)等检测技术对1999年元旦期间发生在江西赣州龙南、定南两县猪油中毒事件中的污染油样,中毒病人的尿样、血样以及中毒死者内脏中的有机锡形态进行了综合研究,并得出了明确结论.认为三甲基锡和二甲基锡是造成这次罕见事件的主要中毒成分,同时还发现一甲基锡、二辛基锡、无机锡和其它重金属污染物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气相色谱法在有机锡化合物形态分离与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利用气相色谱分析各类环境样品中有机锡形态的方法进展,主要包括样品前处理与测定这两大方面的讨论,引用文献88篇。  相似文献   
7.
通过硝基苯对日本青鳉(Medaka, Oryzias latipes)和稀有鮈鲫(Gobiocypris rarus)两种小型实验鱼类的模拟暴露试验发现, 静水体系的硝基苯化合物含量在实验观测期间呈线性下降趋势. Medaka和稀有鮈鲫可以剂量相关方式累积硝基苯, 回放清水时又可快速排出. 与Medaka相比, 稀有鮈鲫表现出相对更为灵敏的中毒反应. 硝基苯可影响实验鱼肝脏抗氧化防御体系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 暴露实验鱼脑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变化揭示了硝基苯潜在的中枢毒性效应. 组织病理学研究证实硝基苯可对实验鱼靶器官产生组织损伤效应.  相似文献   
8.
Tributyltin compounds are one of the most active ingredients in antifouling paint to effec-tively retard fouling of ship by aquatic organisms, which can greatly increase the ships duration. These compounds characterize in their low solubility in water[1], exceptional toxicity to aquatic fouling organisms[2] and they can be formulated for slow release. The development of such anti-fouling paint offers an attractive and economical alternation in the maintenance industry of aquatic implements, wh…  相似文献   
9.
成组毒理学分析仪(Integrated toxicology analyzer,ITA)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国际上首套具备化学分析与毒理学评价在线测试功能的新仪器系统。该系统是以高通量多靶点毒性测试及复杂污染物在线分离鉴定为核心,实现复杂介质样品毒性效应综合评估及目标污染物鉴定的通用技术平台。ITA系统通过多种自动化设备的连接与耦合,形成了复杂样品分离与制备、效应物质结构鉴定、多靶点毒性效应评价及数据一体化分析多个功能区,可完成复杂样品的高通量自动化前处理、组分分离、毒性测试与结构解析,显著提高了污染物筛查的可靠性和效率。ITA应用范围广泛,已服务于我国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国家安全等各个领域。该文总结了ITA在环境与健康研究中污染物识别与毒性测试方面的应用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纳米银是目前商品化程度最高的纳米材料之一。由于其独特的表面等离子共振性能、优良的抗菌活性,这种纳米材料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医药卫生、工业及日常生活等多个领域。随着纳米银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其生物安全性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纳米银能够通过跨越血脑屏障等途径进入生物体脑部,因此纳米银的神经毒理学效应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已成为该领域研究热点之一。本综述总结了纳米银的脑累积效应以及进入脑组织的途径,主要包括经鼻通过嗅神经直接入脑和穿透血脑屏障。纳米银的神经毒性效应包括受暴露动物体的神经行为学改变、脑部的组织病理学效应或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形貌变化,与神经递质水平改变内在作用机制与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相关。纳米银的粒径、表面涂层和银离子释放是影响纳米银神经毒性的关键因素。本文最后提出当前纳米银神经毒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