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   6篇
物理学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吕丁成  张晓萍 《光学学报》2005,25(8):025-1029
提出了以单轴晶体材料为包层,光轴平行于光栅主轴(z轴)的新型啁啾光纤光栅模型,应用耦合模理论和传输矩阵方法在理论上分析了该类光纤光栅中的电光效应和弹光效应,理论研究发现在包层施加沿光栅轴向的电场和应变场可以改变布拉格波长和反射谱。得到了3种不同单轴晶体为包层时布拉格波长λB和反射光谱随外加电场和应变场变化的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当轴向外加电场从1×107V/m变化到8×107V/m时λB减小0.12nm,当外加应变场从0变化到0.04时,λB减小0.45nm。  相似文献   
2.
近20年来,真菌感染特别是深部真菌感染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1]。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对真菌的选择性较高,代谢稳定,体内动态、安全性都较好,已成为目前抗真菌药物研究开发的重点[2]。三唑类抗真菌药物是细胞色素P450 14α 去甲基酶的抑制剂,可影响该酶所催化的真菌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导致真菌细胞膜破损而死亡[3,4]。1998年,SynPhar实验室及Taiho制药公司[5]研制开发的化合物Syn 2869采用了取代哌嗪作为侧链。体外实验表明,该化合物抗菌谱广,对多种念珠菌、隐球菌及曲莓菌均有效,体内实验中,与目前临床上治疗真菌感染的主要用药伊曲…  相似文献   
3.
(1′R,3R,4R)-N-取代-3-(1′-羟基乙基)-4-乙酰氧基-β-内酰胺(3)是合成青霉烯和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抗生素的关键中间体.以廉价的L-抗坏血酸为原料,制得S-缩异丙氧叉甘油醛(5),与胺反应定量转变成相应的手性亚胺(6a~6d),6与双烯酮[2+2]环加成反应,高立体选择性地合成3(S)-乙酰基-β-内酰胺(Sa~8d),其非对映体过量由类似反应的80%提高到接近100%.8a经四步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3a.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从核糖核苷合成2′,3′-不饱和核苷及其类似物的方法,主要包括2′,3′-溴代乙酰酰氧基同时脱除法、2′,3′-O-甲烷基次甲基核苷脱除法、2′,3′-O-硫酸酯脱除法、2′,3′-O-甲烷磺酸酯脱除法等6种方法。引用文献23篇。  相似文献   
5.
胡键  吴彤  李恒光  谢如刚  甘亚  吕丁 《化学学报》2001,59(2):279-283
(1'R,3R,4R)-N-取代-3-(1'-羟基乙基)-4-乙酰氧基-β-内酰胺(3)是合成青霉烯和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抗生素的关键中间体。以廉价的L-抗坏血酸为原料,制得S-缩异丙氧叉甘油醛(5),与胺反应定量转变成相应的手性亚胺(6a~6d),6与双烯酮[2+2]环加成反应,高立体选择性地合成3(S)-乙酰基-β-内酰胺(8a~8d),其非对映体过量由类似反庆的80%提高到接近100%。8a经四步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3a。  相似文献   
6.
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核苷类抗病毒药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种类,着重介绍了核苷化合物的改造方式。从目前临床应用的及有应用前景的各类核苷类似物出发归纳了核苷类抗病毒剂的改造原则。  相似文献   
7.
胆甾类分子钳对氨基酸衍生物的对映选择性识别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差紫外光谱滴定法考察了以脱氧胆酸作spacer的手性分子钳1~3对一系列α-氨基酸甲酯的对映选择性识别性能。结果表明,分子钳1和2与客体氨基酸甲酯形成1:1型超分子配合物,并显示较好的手性识别能力。分钳3对所考察的氨基酸甲酯均没有明显的识别作用。讨论了主-客体间尺寸/形状匹配、几何互补等因素对形成超分子配合物的影响,并利用计算机模拟作辅助手段对实验结果和现象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