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14篇
化学   206篇
晶体学   44篇
力学   31篇
综合类   13篇
数学   92篇
物理学   179篇
  2025年   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给出了用图解法拟合线性方程时其不确定度的计算过程,并讨论了图解法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制备了平面结InGaAs短波红外探测器,分别测量了其在室温及液氮温区的响应光谱、电流~电压曲线和光生信号及噪声,发现其光生信号与室温测量值相比下降了大约50%.在液氮温区的测试结果表明,短波探测器的峰值响应率为Rvp=2.41(107V/W),峰值探测率Dp*=1.51(1012(cmHz)1/2/W.其透射谱的测量表明该探测器的透射率能够超过80%.这些指标能够满足红外双色探测系统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α—苯硫乙酸乙酯的微波快速烷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在微波作用下,仅用1min便完成了苯甲醛亚胺的固—液相转移催化苄基化反应,然后经酸水解得到d1—苯丙氨酸,全程总产率为62.5×10(-2)。  相似文献   
5.
从分子结构设计出发,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刚性、高自由体积的聚酰亚胺炭膜前驱体,并制备了炭膜.采用热重分析(TGA)、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研究了不同聚酰亚胺前驱体的热分解特性及在热解炭化过程中化学结构、微结构的变化规律;测试了所制备炭膜的气体分离性能.结果表明,前驱体的自由体积分数显著影响炭膜的气体分离性能;聚合物结构越具刚性,自由体积越大,所得炭膜结构越疏松,极微孔道尺寸越大,越有利于气体分子在炭膜极微孔道中的渗透、扩散与传输.其中,刚性大体积基团芴基、酚酞cardo基团和六氟异丙基的引入能有效破坏分子链间的堆积,提高聚合物的自由体积,所形成炭膜的结构较疏松,均表现出优异的气体渗透性和分离选择性,超越了Robeson上限,解决了传统炭膜气体渗透性能低的问题.特别是采用羟基官能化聚酰亚胺前驱体制备的炭膜在保持较高气体分离选择性的同时,CO_2气体的渗透性高达24770 Barrer(1 Barrer≈7.5×10-18m2·s-1·Pa-1),可实现对CO_2的有效分离和捕集,展现出良好的商业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国内燃煤发电量的持续增长,作为燃煤电厂最主要的固体废弃物,粉煤灰的排放量也随着燃煤消耗的增长而急剧增加,引发了严峻的社会和环境问题。粉煤灰中的铝和硅元素含量很高,具有极高的提取价值。本文先对粉煤灰进行酸处理,除去粉煤灰中碱金属元素,提高硅铝比,之后采用水热合成法直接合成了高结晶度的ZSM-5沸石分子筛,此外还在水热合成时加入一定比例正硅酸乙酯(TEOS)后制备高硅铝比ZSM-5沸石分子筛,对二者在结构、结晶度和储氢性能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TEOS后的ZSM-5的储氢性能比没有加TEOS的储氢量高,储氢量从0.584%增加到0.846%。  相似文献   
7.
常用的合成植物刺激素有:β-吲哚乙酸(β-Indolacetic acid,Heteroauxin),可由人尿中分离。利用Fischer的吲哚环的合成法也可以制得,它是属于苯联胺与β-丁酸醛的缩合反应。2,4二氯苯酸乙酸(Z. A.Dichlorophenoxy acetic acid),最初知道它具有对植物生长刺激的作用;而在浓度较高时,它的除草作用(水田),效果更佳,所以现多用做除草剂,它是出2,4二氯酚淦与一氧乙酸作用而制得。合成植物刺激素现以α-萘乙酸应用较为广泛。其土法制备是利用氧化铁为催化剂在溴化钾存在下,一氯乙酸与萘作用而得。此外,比较有利还有Coles,  相似文献   
8.
在无水乙醇中,用3-二茂铁基-5-苯基-吡唑啉-1-二硫代甲酸钠(Na-FPPD)与无水氯化稀土作用,合成了14个未见报道的固体配合物。元素分析结果确定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RE(FPPD)_3·3H_2O(RE=La,Pr~Lu和Y),通过红外光谱、电子光谱、~1HNMR谱、热分析和摩尔电导测定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取代的邻羟基苯乙酮(1a~1e)经Vilsmeier-Haack反应一步制得3-醛基色酮(2a~2e),2a~2e与取代的芳酰肼(3a~3c)缩合制得15个酰腙类化合物(4a~4o),4a~4o在醋酸酐作用下关环得15个3-(2-苝二唑啉基)-色酮(5a~5o),并通过元素分析,IR,~1H NMR和MS诺数据确证了上述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0.
用UB3LYP/6-311++G(d,p)和QCISD(单点能)的方法考察了CBr+O2反应在二重态势能面上的反应机理。研究发现该反应在高温过程中重要,且有两个产物通道,它们分别是BrCO+O和Br+CO2,其中前者为优势通道。为了弄清溴原子取代对次甲基与氧气反应的机理的影响,我们对CBr+O2反应与CH+O2反应的相似性和差异也作了讨论。结果表明:两反应的第一步都是CX(X=H,Br)自由基与氧气反应生成链状过氧化物XCOO,且溴原子取代对反应的活性、产物通道的数量和产物的形成过程等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