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13篇
物理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添加表面活性剂两步沉淀法制备甲醇催化剂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添加表面活性剂两步沉淀法制备了具有高表面铜相对浓度的超细甲醇合成催化剂。以组成为H2/CO/CO2/N2=66/27/3/4(体积比)的原料气对催化剂进行了活性评价。结果表明,该催化剂比传统并流沉淀法制备的铜基催化剂活性提高47.9%,比两步沉淀法和添加表面活性剂并流沉淀法制备的铜基催化剂活性分别提高9.3%和16.8%。利用SEM、XRD及XPS方法对催化剂的结构、形貌和表面金属组成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
利用β-环糊精键合固定相分离纯化葛根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贺湘凌  谭天伟 《色谱》2003,21(6):610-613
 使用β-环糊精(β-CD)与琼脂糖凝胶偶联合成的几种新型键合固定相对葛根黄酮进行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分离效果最好的介质为聚β-CD偶联烯丙基-Sepharose HP所得的固定相,该固定相湿凝胶的样品负载量达1.21 g/L。色谱分离时采用的流动相为10%(体积分数)醋酸水溶液,葛根素的收率在97%以上时,其纯度高于93%。  相似文献   
3.
萘普生分子印迹拆分及亲和吸附平衡常数的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子印迹 (Molecular imprinting)是一种新的、很有发展潜力的分离技术 [1~ 3 ] .该技术已成功地用于氨基酸、糖类及其衍生物和药物的手性分离 .萘普生是一种重要的非甾体消炎、解热和镇痛药 ,为了减少给药量和对人体产生的毒副作用 ,必须对其进行手性拆分 . Mosbach等 [4 ] 曾以 4-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 ,利用分子印迹对外消旋萘普生进行了手性拆分 ,但 4-乙烯基吡啶使用前需经过减压蒸馏 ,使用不便 . Haginaka等 [5~ 7] 也采用 4-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 ,以 (S) -萘普生为模板制得了均一粒径的分子印迹介质 .尽管分子印迹分离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4.
不同体系下根霉脂肪酶失活动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根霉脂肪酶储存稳定性(干燥状态)及在水中,甘油微量水中等不同体系的热失活机理进行了研究,并求出了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该酶在不同的外部环境中热失活机理并不一致:干燥酶粉符合一级失活模型,酶水溶液和酶甘油微水溶液却符合两步串联失活机理,而且证实甘油对该脂肪酶的热稳定性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球形壳聚糖树脂制备方法及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采用滴加成球法制备球形壳聚糖树脂,对影响壳聚糖树脂粒径分布的多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了用戊二醛,环氧氯丙烷及乙二醇环氧丙基醚作交联剂时,不同交联剂对树脂吸附Ni^2+、Cu^2+、Zn^2+的吸附动力学曲线及吸附等温线的影响。研究了pH值,颗粒粒径、离子强度对吸附容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酮洛芬分子印迹拆分及分离过程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雷建都  谭天伟 《化学学报》2002,60(7):1279-1283
利用非共价分子印迹法,采用4-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以二甲基丙烯酸乙二 醇酯为交联剂,在模板分子(S)-酮洛芬的存在下,制备出(S)-酮洛芬的分子印 迹聚合物(MIPs),并用作HPLC固定相,对其进行了高效液相色谱评价。结果表明 外消旋酮洛芬在制备的印迹柱上得到了有效的分离,(S)-酮洛芬的容量因子 k_s'为9.52,选择性因子α为1.52,分离度R为0.88。此外,HPLC分析表明制备的 MIPs能够分离结构相似的酮洛芬、布洛芬和萘普生。研究了流动相中乙酸浓度、流 速及温度对拆分效果的影响,测定了分离过程中的焓变、熵变和自由能变化,对分 子印迹分离过程作了进一步解释。  相似文献   
7.
利用液体致孔剂正庚烷,将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DMA)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聚合成含有环氧基团的大孔型整体柱,用正丁胺修饰制备成疏水性整体柱。压汞法分析表明,疏水整体柱的孔隙率为60.2%,500nm以上的大孔占疏水整体柱孔隙率的65.7%。在2890cm/h的高流速下,疏水整体柱的背压只有10.9MPa。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研究对象,动态吸附容量为14.4mg/g介质,在一定范围内,分离效果不受操作流速的影响。此外,在1445cm/h的流速下,3min内即可对细胞色素C、RNase A、溶菌酶和鸡卵清蛋白进行基线分离。结果表明,大孔型疏水整体柱可用于蛋白质的快速分离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利用联合生物加工工艺生产第二代燃料乙醇(纤维素乙醇)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前期的研究结果表明,酿酒酵母分泌或展示非复合型纤维素酶体系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而复合型纤维素酶体系(即纤维小体)因对纤维素的降解能力比非复合型纤维素酶体系更强,所以其在酿酒酵母细胞表面的组装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单支架和双支架纤维小体在酵母细胞表面的完全自组装以及多细胞协同参与的非完全自组装均已实现.纤维小体展示型酿酒酵母已能直接利用结晶型纤维素发酵生产乙醇,但由于降解模块的结构缺陷,纤维素乙醇的产量仍然偏低.本文对纤维小体的酵母展示技术及其在纤维素乙醇发酵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论述,并对该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壳聚糖涂层亲和层析介质合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壳聚糖涂层亲和层析介质的制备工艺。采用合适的涂层条件,壳聚糖在玻璃珠上一次涂层量可达34mg/g介质。采用二氯化物交联剂可提高壳聚糖涂层介质的稳定性。当pH>4.3时,交联壳聚糖涂层介质对Cu2+的吸附容量达13.6mgCu2+/g壳聚糖。在本介质的膨胀床中,最大液体流速可达1m/h。  相似文献   
10.
壳聚糖血红蛋白分子印迹介质的制备及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雷建都  谭天伟 《化学通报》2002,65(4):265-268
本文利用壳聚糖为功能单体,以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在模板分子血红蛋白存在下,采用简单,方便直接的滴加成球法,制备出对血红蛋白具有特异识别性能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并优化了壳聚糖球形介质的制备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