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不同方法制备的纳米Au/NiO上CO常温常湿催化氧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CO的常温催化氧化过程在消除环境污染、空气净化、CO传感器、封闭式CO2激光器、防毒面具以及密闭系统内CO的消除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1,2].目前已报道的CO催化氧化催化剂有Hopcalite[3](二氧化锰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复合氧化物、贵... 相似文献
4.
在Al-P-Ti-Si-O催化剂上由甲醇和邻苯二酚合成愈创木酚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非均匀沉淀法制备了Al1P1.30TiaSib(a=0-0.51,b=0-0.90)复合催化剂,研究了邻苯二酚与甲醇在该催化剂上的气相o-甲基化反应。结果表明,催化剂组成、相结构和表面性质对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有很大影响。其中Al1P1.30Ti0.30si0.17催化剂的愈创木酚收率最高,在反应温度为553K时,邻苯二酚转化率和愈创木酚收率分别为92%和86%。 相似文献
5.
常温常湿CO氧化催化剂Au/Fe2O3的制备与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研究了不同方法制备的Au/Fe2O3催人上常温常湿条件下CO的氧化性能。结果表明,加料顺序、焙烧温度、沉淀剂种类、金含量等因素对催化剂的稳定性均有较大影响,其中以K2CO3或Na2CO3为沉淀剂,金含量3%,焙烧温度250~350℃制得的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抗水性,于25℃连续加篱水蒸气反应430h可保持CO完全转化,XRD结果表明,催化剂的稳定性与单质金及α-Fe2O3的粒径成反比,并与反应 相似文献
6.
低钠条件下MCM-22分子筛的动态合成及其在甲烷无氧芳构化中的催化性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由于 MCM- 2 2分子筛 [1] 具有独特的结构性质 ,故在许多烃类转化反应中已表现出突出的催化特性 [2~ 4 ] .我们在甲烷无氧芳构化的前期工作中发现 [5] ,酸性适当 ,具有交叉孔道且孔径与苯的动力学直径 (~ 0 .6nm)相当的分子筛载体活性较高 .MCM- 2 2的酸性与 ZSM- 5相当 [6 ,7] ,且拥有两套互不相通的多维孔道体系 [8] ,一套为二维正弦孔道 ,有效孔径为十元环 ( 0 .4nm× 0 .59nm) ;另一套亦为十元环孔道体系 ( 0 .4nm× 0 .54nm) ,但含有内径为十二元环的超笼 ( 0 .71 nm× 0 .71 nm× 1 .82 nm) .因此 ,以 MCM- 2 2为载体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7.
Al-P-Ti-Si-O体系催化剂上乙醇和邻苯二酚的O-乙基化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常规沉淀法制备了Al-P-Ti-Si-O体系催化剂,并研究了邻苯二酚与乙醇在该催化剂上的气相O-乙基化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组成对催化剂结构、酸性和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活性随表面酸量的增大而增大,选择性则随酸强度的降低而增高。对催化剂活性中心的研究表明,B酸中心是反应的可能活性中心。在适当条件下,Al1P1.30Ti0.30Si0.17催化剂上邻苯二酚转化率和目标产物收率分别可达到96%和90%,并在100h稳定性实验中没有活性衰减。 相似文献
8.
新型甲烷无氧芳构化催化剂MoO3/MCM-49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自Bennett[1]等合成出新型分子筛MCM 4 9以来 ,有关其结构及性质研究的报道相对较少 .Ben nett[1]指出 ,MCM 4 9在一些特殊的催化反应上表现出了比MCM 2 2更高的活性 (如在丙烯无氧芳构化反应中 ,MCM 4 9上丙烯的转化率为 7 1 6% ,远大于MCM 2 2的 2 64% ) .MCM 4 9的发现时间较晚 ,且合成相对困难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其性质的进一步研究 .对甲烷无氧芳构化催化反应的研究发现 ,酸性适当且具有交叉十元环孔道体系的分子筛载体表现出了较高的催化活性 .MCM 4 9与MCM 2 2均具有两套互不相通的交叉… 相似文献
9.
Au/ZnO催化剂的制备及常温常湿条件下CO氧化催化性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 n( Au) / n( Zn O) =1 .3 / 1 0 0的催化剂 .考察了焙烧温度对 Au/ Zn O催化剂的化学组成及 CO氧化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焙烧温度对催化剂的化学组成、活性和稳定性均有较大影响 ,其中2 4 0℃焙烧制得的 Au/ Zn O催化剂稳定性最好 ,在 2 5℃和进料中含有水分的条件下 ,可连续反应 60 0 h使CO完全转化 .XRD,FTIR,TG-DTA,TEM及 UV-Vis结果表明 ,金粒子高度分散在氧化锌或碳酸锌上 ,平均直径 2~ 5nm.催化剂的稳定性同锌物种有关 ,氧化锌较碳酸锌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 ,且氧化锌粒子越小 ,比表面积越大 ,催化剂的稳定性越高 .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