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   26篇
  2024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大学生的科研训练和实验竞赛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结合中山大学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实际情况,对近年来组织实施本科生开展创新实验项目和学科竞赛的情况、遇到的问题及取得的成效进行介绍和分析,探讨实验教学中心如何发挥资源优势,更好地管理和组织本科生的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有效培养大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2.
李厚金  蓝文健 《大学化学》2024,39(4):268-279
人名反应是有机化学的基石,也是有机化学实验最重要的内容。本文简要介绍了有机人名反应,包括以华人化学家命名的有机人名反应,重点分析了人名反应在大学有机化学实验中的现状,探讨了其教学特点、优势和发展趋势。本文为国内同行开展实验教学研究、拓展实验新方法与新技术提供了借鉴,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相似文献   
3.
甜草Oldenlandia cantonensis How的化学成分;生理活性  相似文献   
4.
己二酸具有巨大的工业用途及需求,然而传统的制备方法存在着高能耗、高污染等缺点,开发更加清洁绿色的制备方法是大势所趋。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以绿色清洁氧化剂如O2(空气)、H2O2、O3氧化环己烷一步制备己二酸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真菌在各种氧化酶的作用下能将苯环类化合物转化降解,但转化降解过程中诱发的高活性酶的应用仍未见报道。本文研究海洋真菌Pseudallescheria boydii和Trichoderma erinaceum在添加苯和甲苯的培养条件下,诱导黄烷酮向4'-羟基黄烷酮的转化。结果表明,2种真菌对苯和甲苯有强耐受力,其降解过程中诱导的氧化酶对黄烷酮的羟基化具有高度的区域选择性,即发生4'-羟基化反应,而且转化率最高可达到82%,在酶促进的反应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以苯酚为原料,采用Baker-Venkataraman重排法合成黄酮化合物2-苯基苯并吡喃酮。实验内容包括成酯反应、Fries重排、Claisen缩合,实验操作包括水蒸气蒸馏、减压蒸馏、重结晶、熔点测定、薄层色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图谱的解析等。该实验合成路线成熟,产物收率高,产品易于纯化。  相似文献   
7.
麦角甾醇及其衍生物的氢化学位移溶剂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次研究了麦角甾醇及其衍生物的氢化学位侈溶剂效应。发现麦角甾醇和3β,5α,6β-三羟基麦角甾醇分别以CDCl3、CD3COCD3、DMSO-d6为溶剂,测^1H NMR谱,甾醇中羟基附近的氢有明显的溶剂效应现象。麦角甾醇和3β,5α,6β-三羟基麦角甾醇中19位的甲基虽然和羟基的距离相对比较远,但也存在明显的位移改变。当把麦角甾醇羟基乙酰化之后,明显的溶剂效应现象消失,说明溶剂效应现象跟甾醇羟基有关。不同的溶剂有不同的介电常数,和甾醇羟基形成氢键的能力也不同,羟基氧的电子云密度不同,它能通过空间的相互作用,对19位甲基及羟基附近的氢产生不同的屏蔽作用,导致了不同的化学位移改变。  相似文献   
8.
南海海洋真菌Hypoxylon oceanicum(326#)以葡萄糖(10g/L)、蛋白胨(2g/L)、酵母膏(1g/L)、20%的人工海水为培养基,在培养液中添加200mg/L的1,2,3,4-四氢萘,培养7d,对转化产物进行提取,经GC—MS和NMR检测,发现转化产物中有1个主要氧化产物3,4-dihydro-4-hydroxy-1(2H)—naphthalenone,占96.16%。另外3个氧化产物为:3,4-dihvdro-1(2H)—naphthalenone,1,2.3,4-tetrahydro-1-naphthalenol和1,2,3,4-tetrahydro-1,2-naphlhalenediol。该微生物催化氧化反应发生在四氢萘的非活性的饱和碳上,显示出海洋真菌Hypoxylon oceanicum(326#)具有独特的生物氧化机制。  相似文献   
9.
科学仪器在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着科技创新。本文将青蒿素提取与鉴定实验加以改进,作为本硕贯通实验项目。实验过程中引入并应用现代仪器原理提取黄花蒿中的有效成分,测定青蒿素含量,纯化青蒿素,分析青蒿素结构。将天然产品的提取、分析、分离和鉴定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了天然产物的前沿实验技术,培养了创新意识,训练了科研思维。  相似文献   
10.
海洋细菌对柠檬烯的生物转化及萜类产物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南海大亚湾的海洋微生物中筛选出3株对单萜D-柠檬烯有显著生物催化转化作用的海洋细菌(Vibrio cholerae、Listonella dam sela和Vibrio alginolyticus)。以2216E为培养基,添加200mg/L的柠檬烯,在28℃,以120 r/m in摇瓶培养5 d,用乙酸乙酯提取培养液,经GC-MS分析其转化产物,结果显示,这些细菌能在柠檬烯的不同位置进行羟基化、羰基化等,并伴随有还原、水解、酯化、开环等反应,但转化能力和转化程度不同;在产物中,还检测到系列结构不同的其它萜类:包括倍半萜、二萜以及三萜等,这些萜类化合物的产生跟柠檬烯的加入有关,说明柠檬烯能影响细菌代谢产物的产生。单萜微生物转化反应操作简单、条件温和、高效率和高选择性、无毒、环境友好,能够分离发现系列新的在医药、有机合成、精细化工等领域有用的化合物,为丰富的天然单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