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阳泉高硫无烟煤热化学法预脱硫的试验考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阳泉高硫无烟煤为考察对象,在马福炉及Φ50mm流化床中考察其热化学条件下的预脱硫效果,以期为粉煤电站提供洁净煤气及低硫半焦,控制硫排放污染,本试验中采用的热化学法包括低温氧化,高温热解及部分气化以及煤,甲烷共气化。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阳泉无烟煤变质程度高,硫分中有机硫含量高且主要是稳定的噻吩硫,采用常规高温热解部分气化方法较难脱出,处理后挥发分损失较大,高温操作又造成了较高能耗;采用低温氧化法可使原煤挥发分大部分保留,满足电站对入炉原料的要求,煤样处理后失重小,硫分脱出率较高,但失碳较多,热值损失较大,高硫煤,甲烷共气化法可利用过程提供的高硫煤,甲烷共气化法可利用过程提供的高氢气氛条件促进煤中硫分析出,处理后煤样热值损失较小,硫分脱出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3.
为了解大型加压煤气化过程中污染物分布状态及其影响因素,着重研究了压力对加压大型煤气化过程中氮释放的影响。对晋城无烟煤在φ800 mm加压灰熔聚流化床煤气化实验进行跟踪采样分析,水蒸气和氧气作为气化介质(Steam/O2≈3/1,体积比),气化炉内反应温度为1 000℃,考察0.6、1.0、1.5、2.0 MPa四种气化压力下氮化物在产物中的分布。结果表明,氮元素主要分布在气相产物中,随着气化压力增大固相产物中的氮含量增加,气相产物的氮含量先增加,在1.0 MPa以后呈现略微下降的趋势,并通过对比分析晋城无烟煤和气化底渣的氮赋存形态,从微观层面进一步探讨压力对氮分布规律的影响方式。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