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化学   25篇
物理学   8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FTIR技术考察了甲醇在不同形态氧化锆上的吸附和活化转化行为.甲醇吸附在无定型和四方氧化锆上生成线式和桥式甲氧基物种,而在单斜氧化锆上还出现锥桥式甲氧基物种.在单斜和无定性氧化锆上的桥式羟基活泼而四方氧化锆上的线式羟基活泼.氧化锆表面吸附的甲氧基物种在晶格氧的作用下进一步转化,在单斜和无定性氧化锆上生成甲酸盐,并且可以进一步氧化为碳酸盐物种;而在四方氧化锆表面,甲氧基物种可以直接氧化为碳酸盐物种,这表明四方氧化锆的晶格氧比其他两种氧化锆上的更为活泼.  相似文献   
2.
 应用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在乙酸锌催化作用下1,5-萘二胺与碳酸二甲酯甲氧基羰基化反应机理. 结果表明,二水合乙酸锌只有失去两个结晶水变成无水乙酸锌后才能产生催化活性. 无水乙酸锌与1,5-萘二胺形成一个新的配位络合物,该配位络合物是一个适宜的亲核试剂,能与碳酸二甲酯进行亲核反应,生成1,5-萘二胺的甲氧基羰基化产物. 在无水乙酸锌与1,5-萘二胺形成配位络合物的过程中,无水乙酸锌的结构从双齿型转变成单齿型.  相似文献   
3.
摘要用原位红外和脉冲实验研究了甲醇在氧化锌表面的吸附行为. FTIR结果表明, 甲醇吸附于氧化锌上易生成甲氧基, 且其生成量随着吸附温度的提高而增加. 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 甲氧基是由甲醇同氧化锌表面的羟基反应生成的, 将其暴露于水蒸汽中后很快消失. 脉冲实验发现, 氧化锌上脉冲甲醇时产生水, 再脉冲水则产生甲醇. 因此甲醇在氧化锌表面吸附生成甲氧基和水的反应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4.
碳酸二甲酯法合成1,5-二氨基甲酸甲酯的反应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在乙酸锌催化作用下1,5-萘二胺与碳酸二甲酯甲氧基羰基化反应机理.结果表明,二水合乙酸锌只有失去两个结晶水变成无水乙酸锌后才能产生催化活性.无水乙酸锌与1,5-萘二胺形成一个新的配位络合物,该配位络合物是一个适宜的亲核试剂,能与碳酸二甲酯进行亲核反应,生成1,5-萘二胺的甲氧基羰基化产物.在无水乙酸锌与1,5-萘二胺形成配位络合物的过程中,无水乙酸锌的结构从双齿型转变成单齿型.  相似文献   
5.
甲醇在HZSM-5沸石上转化为烃类的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庆年 《催化学报》1986,7(1):22-27
用红外光谱法考察了甲醇在HZSM-5沸石上转化为烃的过程。发现最初的重要中间物二甲醚主要是在非质子酸中心上脱水生成的。它转移到质子酸中心上进一步反应,通过生成类醚物增殖碳链,最后经聚合、裂解、脱水转化成各种烃类。  相似文献   
6.
采用程序升温脱附及FT-IR技术考察了CO、H2在钴基催化剂上的吸附行为.H2-TPD表明,Co/SiO2催化剂有两类脱附氢,引入锆助剂后,低温脱附氢量明显增加,高温吸附氢量下降.CO-TPD及吸附态CO的红外光谱表明锆助剂使CO在钴催化剂上的吸附强度减弱,但其吸附量增大.钴基催化剂的费-托合成反应性能可以用吸附态物种的变化来解释.  相似文献   
7.
采用原位红外技术研究了碳酸二甲酯在氧化镁、氟化镁、镁铝复合氧化物和氟改性的镁铝复合氧化物4种固体碱表面上的吸附和活化行为。结果表明:碳酸二甲酯以单、双齿两种形态吸附于固体碱的表面,双齿吸附的比单齿吸附的更易活化。碳酸二甲酯吸附于氧化镁和镁铝复合氧化物上活化生成甲氧基,吸附于氟化镁上活化生成甲氟基;而吸附于氟改性的镁铝复合氧化物上优先活化生成甲氟基,随着吸附表面温度的升高,逐渐有甲氧基生成,说明氟改性的镁铝复合氧化物是一种优良的甲基化反应催化剂。  相似文献   
8.
利用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FTIR)技术对甲醇在γ Al2 O3,CeO2 以及Pd/Al2 O3,Pd/CeO2 催化剂上的吸附和分解行为进行了研究。综合考虑了载体和活性组分的作用 ,分析了甲醇在不同载体负载Pd催化剂上可能的分解途径。在Pd/CeO2 催化剂上 ,活性组分和载体对甲醇分解的过程表现出了一种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9.
甲醇在CeO2担载Pd催化剂上分解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原位红外(in-situ FTIR)技术对甲醇在CeO2和Pd/CeO2催化剂上的吸附和反应进行了研究,提出一个新的甲醇分解反应机理模型。甲醇在CeO2上容易吸附并结合其晶格氧生成甲酸盐物种,而甲醇分解的产物氢被Pd活化后,溢流到CeO2上促进了甲酸盐物种的分解。C1^-的存在加强了Pd/CeO2催化剂与氢的相互作用,Pd和CeO2通过对氢和氧物种的作用对甲醇分解反应的过程表面出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0.
用红外光谱法跟踪化学反应变化,一直是化学工作者感兴趣的问题,因为所得中间产物的信息不但能使人们直观地了解其反应机理,而且对改进反应条件、提高产品收率有着重要的作用。人们也渴望能用红外光谱法来探索物质在动态过程中微结构的变化规律,例如塑料在变形过程中所发生的分子间滑移、结晶体的取向以及无定形体的拉伸等,以期能在充分了解产品结构与性能关系的基础上改善其性能。但因实验条件的限制,这些愿望长期以来未能实现。快速扫描付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的出现,虽使样品扫描时间大为缩短,但仍无法直接跟踪反应过程,因为中间产物的寿命或微结构的变化过程只有数微秒至数百毫秒。因此需要寻找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