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物理学   1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1 毫秒
1.
在海拔3220米的实验室里,用磁谱仪动量予选装置和多板云室,对落在0.23m2面积上的单根荷电强子进行了观测.考虑到各种可能的修正以后,得出在10—20 GeV/c之间,荷电强子的负正比为:N-/N+=0.53±0.05.当认为N+只包含有P和π+,N-是π-,而且Nπ+/Nπ-=1时,推算出Nπ-/Np=0.9±0.1.若π-积分谱的形式为j(>p)=Kp-r,估算出在5—20 GeV/c的动量范围,r(?)2.3.本文也对荷电强子的积分流强作了粗略的估计,其结果是:jp+π(>12 GeV/c)=(7.4±0.7)×10-5cm-2·st-1·s-1.  相似文献   
2.
用兴隆站的两台大气切伦科夫望远镜ACT2和ACT3在1995—1997年间的观测数据,寻找来自原始黑洞(PBH)蒸发终态的0.1sTeVγ射线暴.分析这些资料没发现有这样的γ射线暴.据此估算出在太阳系附近、在99%的置信水平下原始黑洞的蒸发率-密度的上限为3×108/年·pc3.  相似文献   
3.
假设能量低于3×10l8eV的宇宙线主要起源于银河系超新星爆发,用各向同性弥散传播模型详细研究了铁核的非定态空间密度分布,考虑到原初宇宙线的成份和河外宇宙线的影响,以及银河系超新星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一个合理分布,该统计模型能很好解释1012—1020eV宇宙线的观测谱.  相似文献   
4.
 天文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它曾为计时和航海提供了科学依据.而今天正在进行着的大规模天文观测研究,巳远远超出了这种实用的目的.现代天文学与原子物理、核物理、高能物理以及宇宙学都有着密切联系,它为宇宙和大体的起源、演化提供了重要依据,成为涉及多种学科的、学术性很强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5.
给出来自银经79.3866°的银道面的TeV γ射线的观测结果.数据是在1995年10月至1998年11月间的晴朗无月夜,用兴隆站的大气契伦科夫望远镜ACT2和ACT3以向源–背景(ON–OFF)观测方式取得的,总观测时间为224.4h.在望远镜计数服从高斯分布的情况下,导出了最大似然比λ的表达式,它直接给出显著性水平的概率.用它分析观测资料,在统计误差范围内没发现有来自银道面的TeV γ射线.  相似文献   
6.
蟹状星云脉冲星的TeV γ射线周期发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行研制的两台大气切伦科夫望远镜(ACT2和ACT3),在1995年秋至1996年春的观测季节对蟹状星云脉冲星进行了168小时(ACT2)和126小时(ACT3)的跟踪观测.分析这些数据没有发现有月或天时间尺度稳定的33ms周期的TeVγ射线发射,但发现两段持续几十分钟的暴发样本具有33ms周期.  相似文献   
7.
We present here the results of observation of very high energy(VHE) gamma-ray emission from Crab Pulsar with the Beijing Atmospheric Cerenkov Telescopes, named ACT2 and ACT3, during the 1995-1996 season. The data are based on 168 h (ACT2) and 125 h (ACT3) of exposure over the period of observation in tracking mode. After converting the event time to the solar barycentre, the data have been searched for evidence of pulsed emission at 33 ms period of Crab Pulsar. We found no steady emission of VHE Gamma-ray with 33 ms period at the time scale of month or nights. But there are two evidences of sporadic emission over an hour duration with the same period as the one at radio wave band.  相似文献   
8.
徐春娴 《中国物理 C》1985,9(4):385-390
本文研究宇宙线粒子的各向异性度. 在无界银河点源模型下, 推导出一次谐波各向异性度的表达式, 然后用所得公式考查附近11个超新星遗迹(SNR)各自造成的各向异性度并研究合成的各向异性度随能量的变化趋势. 计算结果表明, 该模型能说明在5×1015eV以上各向异性度的E0.5律. Compton-Getting效应将产生一附加的各向异性, 它是能量无关的并矢量迭加到点源合成的各向异性度上去. 显然, 现在测到的1011—1014eV之间的各向异性是由Compton-Getting效应贡献的. 取该能段实验测得的微分谱指数γ=2.67, 得到地球相对于宇宙线背景的运动速度为~35km/s.  相似文献   
9.
用快、慢光电倍增管分别构成两种探测装置,记录了广延空气簇射(EAS)切伦科夫(C)光的脉冲形状和光强.测量了海平面EAS(能量E0>5×1014eV)C光脉冲的半高全宽(FWHM)分布和光子密度谱.两种光强探测结果的比较表明:由GDB100慢光电倍增管和峰值ADC组成的光强测量系统,对于测定EAS C光的光强是一种简单和经济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大气切伦科夫望远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两台自动跟踪大气切伦科夫望远镜已经在北京天文台兴隆观测站投入运行,它们用于寻找甚高能γ射线点源和研究点源的发射特性以及探测甚高能γ射线强度的空间分布. 本文介绍望远镜的结构和牲能以及在观测条件下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