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化学   8篇
晶体学   2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庞加莱等人关于"异地时钟同步"和"相继时间段(绵延)相等"的思考,介绍了爱因斯坦"约定"异地时钟"同时"的方案,以及朗道等人对该方案的发展.我们赞同庞加莱的设想,即对光速传播性质的约定是时间测量的基础,并指出对光速的约定相当于对时空对称性的约定.我们在"约定光速的基础上"给出了钟速同步具有传递性的条件,不仅解决了"异地坐标钟钟速同步"的定义问题,而且解决了"相继时间段相等"的定义问题,证实了庞加莱原初的猜想,简化了时间测量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具有风险厌恶零售商的供应链合作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考虑由一个制造商与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两层供应链,零售商以条件在险价值(CVaR)作为其风险衡量,制造商为风险中性,制造商与零售商通过讨价还价机制决定批发价格以及订货量。研究结果表明,在零售商为风险厌恶的决策者而制造商为风险中性的决策者时,供应链成同的合作博弈存在均衡的批发价格以及订货量。研究还发现零售商对供应链利润的讨价还价能力随着其风险厌恶程度的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类型探针对免疫层析方法的分析灵敏度影响,该研究以17β-雌二醇(17β-E2)为检测对象,采用磁性纳米材料标记7μg/mL的17β-E2单克隆抗体(检测抗体)制备了传统探针,采用磁性纳米材料分别标记5μg/mL的17β-E2单克隆抗体和5μg/mL的羊抗鼠IgG多克隆抗体(第二抗体)制备了配对探针,采用磁性纳米材料标记14μg/mL的羊抗鼠IgG多克隆抗体制备了间接探针。然后,基于这3种不同类型的探针,分别建立了17β-E2的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方法,并对3种17β-E2免疫层析方法的检测灵敏度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基于传统、配对和间接探针的免疫层析方法对17β-E2的检出限分别为1、0.5、0.2 ng/mL,其中基于间接探针的免疫层析方法灵敏度最高,与基于传统探针和配对探针的免疫层析方法相比,检出限分别降低了5倍和2.5倍。该研究刷新了传统免疫层析方法中探针必须是信号材料标记检测抗体的认知,可为其他食品安全危害因子的免疫层析快速检测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山-绿洲-荒漠”作为干旱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其内部迥异的生态系统极易在全球变化影响下产生不同波动,而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作为评价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对整体认识区域变化有重要意义。遥感影像的产生为大尺度、长时间的区域NPP估算提供了可能,通过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划分的不同植物覆被下的最大光能利用效率也提高了NPP估算的精度。因此选取具有典型“高山-绿洲-荒漠”生态系统的叶尔羌河流域作为研究区,使用多年遥感影像数据、气象数据,选用基于光能利用率的CASA模型对其进行模拟并对各生态区NPP状况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叶尔羌河流域NPP年均值在2000年之后整体呈波动上升状态,约有85.9%的区域呈上升趋势,在绿洲区域的水域以及居住地处NPP出现下降状况。(2) 流域内NPP变化与降水量相关性较强,其空间分布特征与NPP和温度的相关性表现出相反状态。(3) 叶尔羌河流域NPP在各生态区上表现出“绿洲最高,荒漠绿洲过渡带次之,高山以及荒漠最低”的状况,生态环境相对绿洲、荒漠绿洲过渡带更为脆弱的区域(荒漠、高山)NPP波动性更强。研究结果将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促进多民族共同繁荣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5.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 remains unclear, and there has been no effective targeted therapy for i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s of TNBC is urgently needed to identify new therapeutic targets. In this study, eight cases of premenopausal TNBC patients were collected, and a comparative proteomic analysis of their breast cancer tissues and matched paraneoplastic ones was performed via 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iTRAQ) technology coupled with two-dimensional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umetry(2D LC-MS/MS). The researches result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1254 nonredundant proteins, of which 1243 proteins reached the strict quantitative standard. The quantitative comparison reveal that among the 214 proteins, 81 protein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133 proteins decreased in TNBC tissues compared to corresponding ones in control. The Gene Ontology(GO) annotations and pathway analysis show their distributions in GO and the marked functions, as well as the closely related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 involved in extra cellular matrix (ECM)-receptor interaction, protein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 renin-angiotensin system, complement and coagulation cascades and focal adhesion. This pilot study will lay a foundation for further searching for therapeutic targets of TNBC and exploring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which can also be extended as a part of a large scale biomarker discovery plan.  相似文献   
6.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the bioisosterism, combination of the active substructures of 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 which are currently therapeutic agents availabl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various es-trogen dependent diseases, and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a novel series of 2-aroyl-3-aryl-6,7-dihydro-5H-furo[3,2-g]-chromen derivatives was designed as potent 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 via molecular docking. The target compounds have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IR...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利用磁共振成像手段探究尼古丁易感个体的脑结构特征,即脑结构特性对尼古丁依赖程度的预测.选用成年雄性SD大鼠进行纵向研究,利用基于微型渗透压泵的间歇性给药方式对大鼠进行腹腔注射尼古丁14天,随后强制戒断14天.于第0、15、29天进行躯体戒断行为测试以量化其尼古丁依赖严重程度.对第1天的脑结构图像与戒断行为评分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尼古丁依赖严重程度与双侧前边缘皮层、左侧颗粒状岛叶皮层灰质体积和双侧丘脑白质体积呈负相关,与右侧海马CA1脑区和左侧丘脑灰质体积呈正相关.以上脑区的结构特征,能够作为尼古丁易感的生物标志物,在个体接触尼古丁之前预测其尼古丁依赖风险,对易感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BGO晶体固/液边界层及其两侧晶体和熔体的高温拉曼光谱,分析了BGO晶体生长固/液边界层以及边界层两侧晶体和熔体的结构特征.结果显示,桥氧键Bi-O-Ge和O-Bi-O在晶体和边界层中都存在,而在熔体中消失.说明[GeO4]和[BiO6]结构基团在晶体及边界层中都存在,边界层中的结构已接近晶体结构;但在熔体中[GeO4]结构基团和Bi3+却是两种独立的存在,长程有序的晶体结构消失.并首次报道了BGO晶体固/液边界层的厚度约为50μm.  相似文献   
9.
构建了钠磷酸盐精细结构团簇,应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采用闭壳层Hatree-Fock(RHF)方法和6-31G(d, p)基组优化构型,进行了拉曼光谱的模拟计算。引入SIT应力指数标识磷酸盐局部微观精细结构,讨论和分析了磷酸盐在高频区的非桥氧对称伸缩振动的特征谱峰。结果表明SIT值与相应结构特征谱峰的拉曼位移呈良好相关性。采用高温拉曼光谱仪测定了Na5P3O10固态及熔体的变温拉曼光谱,观察到了Na5P3O10在873~1 073 K间的相变。Na5P3O10晶体的微结构单元为Q21Q112, 其理论含量比例为2∶1。随着温度升高,Na5P3O10的主要峰包中心向低频移动,熔融后体系中出现了Q0,Q11,Q21,Q112,Q122,Q222等多种精细结构单元,导致其拉曼光谱的展宽与不对称性的出现。这些概念的建立和运用为磷酸盐熔体及玻璃的拉曼光谱的定量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CMOS图像传感器时间域噪声分析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CMOS探测器的噪声研究绝大部分采取频率域的分析方法,所得的结果对于实际的探测器应用指导性不强。从时间域出发,构建了全新的探测器噪声模型,分析了在探测器的不同工作时期内噪声量大小同时间的关系。给出了探测器工作时序的优化准则,积分时间越长,系统的信噪比增加,输出信号电压值增大,等效输入端信噪比不变,系统的动态范围减小;复位时间越短,输出噪声量越小,但是图像的滞后效应也就越严重,在对弱小目标进行成像时应该尽可能地减少复位时间,增大积分时间,对于亮目标成像,应该增大复位时间,减少积分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