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   1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同时测定塑料儿童玩具中4种苯并■唑类荧光增白剂(FWA 135、FWA 367、FWA 368、FWA 184)的方法。样品经粉碎后,采用20 mL乙腈-三氯甲烷(6∶4,体积比)混合溶液一步溶剂提取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40℃下超声提取30 min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以乙腈和水作为流动相,Waters SunFire C_(18)色谱柱梯度洗脱,荧光激发波长(Ex)为360 nm,发射波长(Em)为430 nm。结果显示,FWA 135在1~1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他3种荧光增白剂在2~2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不小于0.999 3,检出限分别为0.5、1、1、1μg/L。加标水平为0.1、0.4、2.0 mg/kg时,4种荧光增白剂的回收率为84.2%~106%,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对市售10种儿童玩具进行检测,部分样品中4种苯并■唑类荧光增白剂均有检出。该方法操作简单,回收率好,精密度高,适用于各种类型塑料儿童玩具中上述荧光增白剂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酪氨酸(TYR)和色氨酸(TRY)的荧光光谱相互重叠,用常规方法难以同时直接测定。本研究将交替三线性分解二阶校正算法与激发发射矩阵荧光法相结合,对氨基酸口服液中共存的酪氨酸和色氨酸进行了同时分辨和直接定量测定,并用加入标准法对结果进行验证,TYR和TRY的回收率分别为(96.9±2.5)%和(93.2±1.0)%。结果表明,该方法以“数学分离”替代“化学分离”,其它成分及背景不影响其测定。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荧光动力学结合二阶校正算法实现人血浆样中去甲肾上腺素的间接定量测定新方法. 去甲肾上腺素本身荧光较弱, 在碱性溶液中可以被氧化生成强荧光化合物. 利用这一特性, 在pH值为9.06的硼酸缓冲液作用下采用铁氰化钾为氧化剂、抗坏血酸为抗氧化剂研究这一氧化反应过程. 设定激发波长为390 nm, 在发射波长为439~550 nm的范围内测定一段时间内连续时间点的该动力学反应中间物的荧光光谱, 构建三维响应数据阵, 然后运用三线性分解算法进行解析. 组分数N取3时, 采用基于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算法的二阶校正法获得的平均回收率(AR)为(102.0±4.1)%, 预测残差平方根(RMSEP)为0.0197; 采用基于满秩平行因子分析(FRA-PARAFAC)算法的二阶校正法获得的平均回收率(AR)和预测残差平方根(RMSEP)分别为(102.4±4.0)%和0.0207. 两种算法可以得到相似且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采用GC-MS/MS法研究了微波条件下PVC塑料中3种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和己二酸二(2-乙基)己酯(DEHA))在橄榄油中的迁移规律,考察了微波加热时间和微波功率对增塑剂迁移的影响,并与常规加热条件下的迁移进行比较。结果表明,3种增塑剂在橄榄油中的迁移量随微波功率和加热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且微波加热条件下的迁移量显著高于常规加热方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建立了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同时测定水中O,O,S-三甲基硫代磷酸酯(TMPT)、O,O,S-三甲基二硫代磷酸酯(TMDTP)和O,O,O-三乙基硫代磷酸酯(TETP)3种三烷基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采用电子轰击(EI)-选择离子模式(SIM)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考察了萃取剂种类、pH值以及盐度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3种目标化合物的线性范围在0.01~2.0μg/mL之间,检出限(S/N=3)为0.26~1.1ng/L,定量限(S/N=10)为0.87~3.7ng/L。以该方法测定自来水、池塘水和湖水样品,3种目标化合物均未检出,不同加标水平(0.05、0.25和1.0μg/L)回收率在85.7%~104.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5%~12.2%之间。  相似文献   
6.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与化学计量学二阶校正算法相结合, 直接测定人体血浆中和厚朴药材中的厚朴酚及和厚朴酚. 采用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算法解析所得两种物质的回收率分别为(99.5±2.6)%和(90.2±1.8)%. 采用交替三线性分解(ATLD)算法解析, 当组分数N取3时, 回收率分别为(104.2±3.2)%和(98.7±4.0)%; 当N取4时, 回收率分别为(102.7±2.9)%和(99.0±4.6)%. 同时用该方法对厚朴药材中的厚朴酚及和厚朴酚进行快速定量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实验结果表明, 此法可用于复杂试样中未知干扰共存下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一种由Fe3 O4磁性纳米粒子(MNPs)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组成的复合纳米材料,用于水样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PAEs)的磁固相萃取(MSPE),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 - MS)法进行定量分析.合成的纳米材料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为提高萃取效率,优化了解析溶剂的种类和用量、解析时间、...  相似文献   
8.
三维荧光校正法直接测定尿液中的利血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化学计量学三维数据校正方法中的交替三线性分解算法(ATLD)和自加权交替三线性分解算法(SWATLD), 不经化学分离, 对采用激发-发射矩阵荧光法所得到的三维响应数据阵进行三线性成分分解, 再基于标样已知浓度, 利用简单回归法直接测定尿液中利血平(Reserpine)的含量. 结果表明, 当体系的主要组分数取3时, 两种方法均可迅速、 快捷地得到待测物的浓度, 有效地解决了荧光法定量测定时未知背景及干扰物光谱严重重叠而引起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三维荧光光谱结合二阶校正算法实现人体尿液样中氢化可的松定量测定的新方法。氢化可的松本身的荧光较弱,但与浓硫酸反应后可以生成强荧光的化合物。利用这一特性,采用浓硫酸为氧化剂,设定在激发波长为300-370nm、发射波长为400-580nm范围内测定尿液样中氢化可的松的三维荧光光谱,构建三维响应数据阵,然后运用基于三线性分解的二阶校正算法进行解析。当组分数N取3时,采用基于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算法的Z-阶校正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8.6±4.1%,预测残差平方根(RMSEP)为0.0114;采用基于满秩平行因子分析(FRA-PARAFAc)算法的二阶校正法的平均回收率和RMSEP分别为99.3±2.4%和0.0066。两种算法可以得到相近且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水中2,4-二氯苯氧乙酸(2,4-D)、萘乙酸(NAA)和6-芐基腺嘌呤(6-BA)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分析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溶剂热还原法,以乙二醇和FeCl3·6H2O作原料,合成出形貌均一、分散性好、稳定性佳的磁性Fe3O4亚微米球,作为固相萃取材料,以静电吸附作用可以富集水中残留的2,4-D、NAA、6-BA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水样经调节pH值和固相萃取净化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0.1 ~10 mg/L范围内响应和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2,4-D、NAA、6-BA的检测限分别为0.06、0.02、0.04 mg/L.在测定的自来水、河水和湖水3种水样中,添加回收率范围为73.20% ~87.21%,相对标准偏差为1.11% ~7.52%(n=3),为水中的2,4-D、NAA和6-BA残留监控提供了简单、快速、准确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