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5篇
  2016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以Cu(Ⅰ)催化的氨基偶联反应为关键步骤,合成了末端各带3条柔性烷基链的最简单小分子偶氮凝胶剂——对称偶氮苯化合物A;通过~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鉴定了其结构;采用紫外光谱和SEM等手段对其性质进行了表征.凝胶实验结果表明,该化合物能在极性、非极性有机溶剂中形成凝胶,且该凝胶在紫外光和可见光照射下能够发生凝胶-溶液的可逆转化.SEM表征结果表明,该凝胶具有由纤维束聚集成的三维网状结构,此外还具有热响应性和机械响应性.紫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具有光响应性.  相似文献   
2.
在2.5V、70℃下,电解氧化黄县油页岩碱性水浆液,制得含氧有机产品。产品为富含正构饱和一元酸及二元酸的混合物,其收率约13%,油页岩有机碳有效利用率为28.87%。生产每公斤产品需电能5kWh,同时,阴极可得高纯氢气0.83Nm~3。文中对电压、温度、浆液浓度、电解质浓度及种类和油页岩粒径等六个操作因素进行了考察。实验表明,黄县油页岩较茂名、抚顺油页岩更适宜于作电解氧化原料。经初步分析认为,本法为颇有希望的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3.
固体燃料-水电解制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煤-水电解制氢是1979年开始出现的新工艺研究。本文以硫酸为电解质,以铂网作电极,对我国的一种烟煤、五种褐煤及三种油页岩进行了电解制氢研究。试验结果证明,黄县油页岩、胜利褐煤及茂名油页岩的反应活性较好。产氢强度均大于或接近于空白试验时的数值。其中黄县油页岩的反应活性相对稳定性最好,(I/I 参比)终/(I/I 参比)始=0.988。固体燃料—水电解制氢时,在一定范围内,其反应活性一般均随温度之升高及固体燃料浓度之增加而增加,但超过一定范围则不然。反应的视活化能一般约10千卡/摩尔,视反应级数约为1。还进行了其他电解质和其他电极的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一氧化碳與氫可以在一定的催化劑上,在一定的操作條件下合成為烃類或含氧化合物。關於這類合成反應的機理,雖然一直為許多學者所重視,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爭論。關於生成物链的起始問題,有的人認為是直接經CH_2<或經CHOH至CH_2<,有的人認為是經過CHOH或經過醇而不經過CH_2<,也有人認為同時經過CHOH及CH_2<。闕於這些論點,大都缺乏直接的證明,尤其是CHOH至今還是一種臆設的中間物;只有和  相似文献   
5.
电化学氧化油页岩反应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进一步考察了电化学氧化黄县油页岩过程。利用DSC、IR等分析技术研究了反应前后油页岩有机质性质的变化情况。初步认为电解氧化优先发生在油页岩有机质的芳环结构单元上,导致油页岩有机质三维网络结构的破裂,形成大量羧酸。反应过程中的氧化剂主要为阳极产生的活性氧基团而不是分子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