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化学   168篇
物理学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李祖碧  徐其亨 《分析化学》1990,18(7):638-640
  相似文献   
2.
金-钼酸盐-耐尔蓝缔合显色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聚乙烯醇存在下,金与钼酸盐形成络阴离子,继而与耐尔蓝形成离子缔合物,其最大吸收位于595nm,表现摩尔吸光系数ε值为2.71×10 ̄5L.mol ̄(-1).cm ̄(-1),线性范围0~16μg/25mLAu,大多数离子不干扰。用于岩矿和冶金产品中金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4.
合成和鉴定了二安替比林基-(3-羟基)苯基甲烷(DAmHM),研究了它与V(v)的显色反应。在磷酸介质中,在Mn(Ⅱ)和吐温-40存在下,DAmHM与V(V)生成橙黄色化合物,λ_(max)=480nm,ε=1.03×10 ̄6L·mol ̄(-1)·cm ̄(-1),V(v)量在0.2~1.2ug/25mL间符合比尔定律,体系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用于中草药中痕量钒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用钼酸盐和罗丹明B连续光度法测定铈和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聚乙烯醇存在下,铈或钪钼杂多酸与罗丹明B(RB)形成离子缔合物,最大吸收均位于570nm,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1.16×10^6和5.62×10^5L.mol^-1.cm^-1,cm^-1,0-1.2μg/25mLCe和0-2.0μg/mLSc服从比耳定律,检测限1.5ng/mLCe(n=10)和1.1ng/mLSc(n=9)。缔合物的摩尔比为Ce:mO:RB=1:6:3和 Sc:Mo:RB=1:1  相似文献   
6.
对在表面活性剂存在下,Cu~(2+)、Zn~(2+)、Cd~(2+)、Hg~(2+)、Mn~(2+)、Co~(2+)和Ni~(2+)与BPR之间的显色反应进行了比较研究。筛选出Cu(Ⅱ)-BPR-PVA,Zn(Ⅱ)-BPR-CPB。Cd(Ⅱ)-BPR-CTMAB等七种体系进行了实用性研究,找出了它们的最佳条件,应用于样品分析结果满意,提出了螯合、缔合、胶束增溶的协同作用是这些体系增敏作用的主要因素,发现了增敏作用的程度与离子结构、表面活性剂性质和介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金钨杂多酸-丁基罗丹明B光度法测定痕量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金钨杂多酸(AuW)-丁基罗丹明B(BRB)-聚乙烯醇(PVA)体系的显色反应.离子缔合物的最大吸收位于565nm,表现摩尔吸光系数ε值为2.96×107dm3·mol-1·cm-1,金量在0~2.8μg/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检出限为0.12μg/L(n=12),对2.4μgAu(Ⅲ)/L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9%(n=11).离子缔合物至少稳定240h.研究了离子缔合物的红外光谱,考察了40多种共存离子的影响,大多数常见离子不干扰,允许200倍量Pt(IV)、400倍量Pd(Ⅱ)存在.本法用于某些矿物和炭粉中金的测定,结果与AAS法吻合  相似文献   
8.
二安替比林基—(3—羟基)苯基甲烷光度法测定痕量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和鉴定了二安替比林基-(3-羟基)苯基甲烷(DAmHM),研究了它与V(V)的显色反应。在磷酸介质中,在Mn(Ⅱ)和吐温-40存在下,DAmHM与V(V)生成橙黄色化合物,λmax=480nm,ε1.03×10^6L·mol^-1·cm^-1,V(V)量在0.21.2μg/25mL间符合比尔定律。体系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用于中草药中痕量钒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耐尔蓝-铌钼杂多酸-聚乙烯醇-124体系测定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李祖碧  徐其亨 《分析化学》1992,20(5):520-523
在聚乙烯醇-124存在下,耐尔蓝与铌钼杂多酸形成离子缔合物的适宜条件为:在0.025~0.10mol/L硫酸溶液中形成铌钼杂多酸;在1.1~1.8mol/L硫酸溶液中耐尔蓝与铌钼杂多酸形成离子缔合物。缔合物的组成比为NB:NbMo=3:1,λ_(maX)在615nm处,摩尔吸光系数ε为2.46×10~6L.mol~(-1).cm~(-1),符合比耳定律范围0~1.2μg Nb/25ml,至少稳定5h。考察了43种共存离子的影响,绝大多数元素不干扰测定。方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已用于合金钢和岩矿中铌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丁基罗丹明B—钼酸盐光度法连续测定铈和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加林  徐其亨 《分析化学》1996,24(3):344-347
在聚乙烯醇(PVA)存在下,丁基罗丹明B(BRB)分别与铈钼、钪钼杂多酸络阴离子形成离子缔合物,其最大吸收均位于570nm,表面摩尔吸光度分别为εCe=3.96×10^6L.mol^-1.cm^-1,εSc=4.71×10^5L.mol^-1.cm^-1,服从比耳定律范围分别为0-24μg/L Ce和0-60μg/LSc,测定极限为Ce1.0μg/L(n=12)和Sc1.9μg/L(n=10),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