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8篇
化学   4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6篇
综合类   4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对旋转轴系监测系统中传感器相关电路需要外部电能输入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自供电轴系的监测系统.基于电磁感应原理设计自供电系统结构,给出理论模型,设计整流稳压电路,测试数据测量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结果表明:在不同转速下,该旋转轴系监测系统可以在无须外界电能输入的情况下,将轴系参数发送至上位机.测试数据符合实际值,可以实现旋转轴系监测系统的自供电.  相似文献   
2.
山西霍山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霍山多种植物类别资源的分布、生境、组成的研究,详细分析了植物资源的种类及开发利用前景,从植被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和环境科学等多学科、广角度出发,为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周边地区可持续发展以及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改造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光电倍增管(photomultiplier tube,PMT)是中微子探测器的核心部件,是由玻璃材料制成的内部真空的薄壳结构,排列在深水中工作,若一个PMT被压溃会产生内爆冲击波,会引起周围PMT发生殉爆。针对PMT内爆,建立了PMT内爆数值计算简化模型,并将计算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简化模型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面积折减等效模型的PMT内爆计算方法,通过等效模型分析了防护装置破口面积对PMT内爆的影响,得出随着防护装置破口面积的减小,水流碰撞发生PMT内爆的时刻相应提前,内爆产生的冲击波脉宽基本保持不变,冲击波压力峰值明显减小。该研究有利于找到有效的PMT内爆防护方法。  相似文献   
4.
对UV法测定氯高铁血红素原料药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估算。通过建立UV法测定氯高铁血红素原料药含量的数学模型,找出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并对各个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估。计算各变量的不确定度,由此计算合成不确定度,最终给出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和置信水平。建立的不确定度评估方法可用于UV法测定的氯高铁血红素原料药不确定度分析。  相似文献   
5.
6.
张世成  闫明  刘群 《科技信息》2008,(16):33-34
本文通过对西藏纳保扎陇地区铜铅多金属矿近几年所取得的找矿成果,在分析水系沉积物异常特征和区域地质背景的基础上,重点叙述西藏纳保扎陇地区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环境,初析该区多金属矿的控矿因素和矿床成因,进而指导地质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7.
安全厂用水系统(SEC)是用来将设备冷却水系统(RRI)收集的热负荷输送到最终热阱—海水,同时作为冷却系统的一部分,它又具有安全功能,在正常运行和事故工况下能把从安全有关构筑物、系统和部件来的热量输送到最终热阱.SEC系统的正常、可靠运行是整个机组正常运行的前提.该文在通过分析杭州湾水质特殊情况,结合安全厂用水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探讨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五鹿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对种子植物区的组成和地理成分进行了系统分析,以期为五鹿山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用有限元方法和最大周向应力准则计算了热疲劳斜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和开裂角的周期变化规律.计算表明:在加热过程中,模型内产生压缩热应力,使两裂纹面相互挤压、错开;由于加热过程生成的压缩塑性变形不能自由恢复,在降温过程的后期产生拉应力使裂纹张开;热疲劳斜裂纹在加热过程以及降温过程的前期是纯Ⅱ型,KⅡ在加热过程结束时达到最大值,在降温过程的后期是Ⅰ,Ⅱ复合型,降温过程结束时KⅠ,Ke达到最大值,裂纹在此时最易开裂.  相似文献   
10.
对玻璃钢锚杆应用于巷道支护进行了描述,基于现场的支护效果,指出玻璃钢锚杆支护的应用,不仅大大降低了支护材料的费用,而且保证了巷道的安全使用和支护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