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1篇
物理学   4篇
  2006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所谓“淬火”柏油,就是把柏油加热熔化后在锅内放入大小象玉米粒那样的几滴水,水引起柏油不断地炸溅,在不断炸溅的同时产生许多泡沫,这时立即用棒不停地搅拌直到泡沫基本上(但还未完全)消失为止,使整个柏油里里外外留下无数个而且是很均匀的如针尖那样小的小泡,就象蜂窝一样。用这种柏油制作的抛光模称为“淬火”柏油抛光模。这种抛光模与柏油抛光模相比有以下几个优点: 1.稳定性好,变形小。当用分离器修改  相似文献   
2.
我厂生产的石英反光镜平行差精度要求为θ≤1″,以往需多次错胶才能达到。但由于错胶不合理,不仅需要多次错胶,甚至经常出现越错越坏的现象。我们在生产实践中经过分析和研究,找到了它的规律和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对称法”。现将此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引入固体颗粒强化膜态沸腾换热的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热轧棒材生产过程中穿水冷为背景,以热力学分析为基础,讨论了冷却介质中掺入固体颗粒后出现的强化沸腾换热的机理。认为固相颗粒的引入在汽化和凝结过程中形成了非均态核化中心,增加了核化几率,提高了膜内的扩散速率;固体颗粒的存在使得水膜减薄,汽泡的寿命缩短,甚至改变局部传热状态由膜态沸腾转变为核态沸腾。得出了固体颗粒携带水膜穿入蒸汽膜的必要条件是水与固体颗粒的润湿角θ<75°。  相似文献   
4.
 采用常规加热和微波加热方法制备了两种泡沫镍负载La3+掺杂的纳米TiO2光催化剂,以甲醛光催化降解为模型反应,考察了制备方法和掺杂La3+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 X射线衍射和能量分散式光谱分析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微波加热法制备的纳米TiO2具有典型的锐钛矿型晶体结构,其粒径均匀且明显小于常规加热法制备的催化剂. 泡沫镍负载1.5%La3+掺杂的TiO2的光催化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反应90 min后甲醛的降解率仍达到93%. 在实验中发现催化剂有失活现象,但经简单清洗后其活性能够恢复.  相似文献   
5.
对于角度要求高的棱镜大多采用长方体光胶后进行加工。可是在大量生产中,长方体尺寸会较快的变小,以致长方体不能继续使用,此时就要换一套新的长方体。这样不仅需要大量的玻璃材料,而且加工长方体需要较长的时间,不能适应大量生产的需要。对这个问题,我们的解决办法是:根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