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7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183篇
化学   447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82篇
综合类   10篇
数学   105篇
物理学   28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20篇
  1976年   68篇
  1975年   24篇
  1974年   17篇
  1973年   12篇
  1972年   11篇
  1966年   2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分子筛择形特点,对煤直接液化油中的混合酚实施高效分离。本研究选取间甲酚和对甲酚作为分离煤直接液化油馏分段混合酚的模型化合物,采用化学液相沉积法对HZSM-5吸附剂的孔口结构进行改变,分析分子筛硅铝比及颗粒粒径对模型化合物间甲酚和对甲酚吸附分离性能的影响,以获得高性能固相吸附剂,并将其应用于180-190℃馏分段混合酚分离。结果表明,当分子筛硅铝比为25、粒径为3-5 μm时,分子筛的孔口结构调节效果最优;当正硅酸乙酯的最小用量为0.2 mL/g时,固相吸附剂的吸附量为0.03 g/g,对甲酚选择性高于95%。由于外表面沉积物对吸附剂的孔口结构变化,导致对甲酚选择性的提高。进一步采用HZSM-5(1)吸附剂对真实煤直接液化油混合酚的分离中发现,苯酚和对甲酚的选择性均达到100%。  相似文献   
2.
2006年10月19日,由西安机器视觉研究发展中心和西安市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西安市高新技术产业推进办公室主办,由西安光电子专业孵化器、西安光电子行业协会共同承办、西安高新区管委会经济贸易发展局支持的第二届西安机器视觉及工业检测展览会在西安光电园隆重召开.这是西安机器视觉及工业检测领域的一次盛会,也是西安乃至西北地区机器视觉方面的专业展览会.……  相似文献   
3.
黄德所 《工科数学》1998,14(4):116-119
本文从矩阵理论的角度,介绍特征向量法(亦称特征根法)建模过程中所遇到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4.
高剂量率单次快脉冲辐射参量测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记述了“强光一号”高剂量率脉冲辐射装置在状态调试过程中对其出射波形和辐射剂量进行监测的基本情况,实际监测的结果与设计方监测的结果进行了比对,双方的剂量监测值基本一致,偏差在20%以内;双方的波形形状十分相似,但测量得到的波形半宽度却相差10~20ns,最后对双方束流监测产生的差异进行了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在美国BNL/AGS上能量10.7AGeV的197Au离子诱发核作用,报告了EMU–01国际合作实验关于射弹核碎裂和产生粒子密度等最新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HT-7中性束诊断电源系统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由PLC、工控机、逻辑控制和定时单元等组成。对起弧、束流引出等实验进行了研究。在多种参数下,通过调节弧压、进气量等观察了其对弧流的影响。初步实验结果表明,在高压35kV、弧流80A的情况下,束电流可以达到3.6A,引出的中性束流功率可以稳定地达到50kW以上。  相似文献   
7.
针对钙/镁基矿物吸附剂的主要组分CaO、CaCO3、MgO在500-800 ℃下对Se的吸附特性进行研究,并选取天然矿物方解石、白云石研究其对Se的吸附效果,且对矿物煅烧所得CaO进行吸附实验。结果表明,三种组分中CaO的吸附效果最佳,800 ℃时单位质量CaO对Se的吸附量可达368 mg/g。CaCO3对Se的吸附在700 ℃时效果最佳且其吸附产物的热稳定性较好。镁基吸附剂仅在中温段对Se具有一定吸附效果。方解石对Se的吸附效果随温度变化趋势与CaCO3相似,因其较好的孔隙结构,吸附效果略优于CaCO3。煅烧方解石得到的F-sor对Se的吸附效果优于CaO和CaCO3煅烧得到的C-sor,这与其良好的比表面积、孔隙结构与抗烧结能力有关,且F-sor吸附产物的热稳定性相对较好。F-sor对Se的吸附量最高可达403 mg/g。  相似文献   
8.
制备了一系列硼掺杂的还原氧化态石墨烯催化剂并应用于蒽加氢反应。结果表明,随着催化剂处理温度的升高,催化剂中有序碳结构会发生变化,硼会取代材料骨架中的碳,进而影响蒽和氢气的吸附活化。经硼改性后,催化剂对蒽加氢反应表现出了很高的加氢活性,蒽的最高转化率可达97%,深度加氢产物八氢蒽的最高选择性可达19%。  相似文献   
9.
利用CCD相机和沉积探针组成的在线监测系统,在50 kW下行炉上研究了木屑与神府烟煤以及贵阳贫煤的掺烧灰沉积特性。灰渣沉积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缓慢增长阶段、快速增长阶段和稳定阶段。烟煤掺烧灰沉积厚度随着木屑掺烧比例的增加而增加,贫煤掺烧灰沉积厚度则随着木屑掺烧比例增加而减小。烟煤中掺烧木屑比例为0、6.7%、15%和22%时,渣层稳定厚度分别为1.37、3.85、11.50、20.56 mm,稳定相对热流密度分别为0.44、0.41、0.30、0.26。贫煤掺烧木屑比例为6.7%、15%和22%时,稳定厚度分别为18.65、10.97和9.78 mm,稳定相对热流密度分别为0.29、0.31、0.33。掺烧木屑之后,灰渣初始层中Ca、K元素显著增加。在相同温度下,随着木屑掺烧比例的增加,灰中熔融相比例增加,因为木屑灰分中含有较多的Na2O、K2O等碱金属氧化物,而Al2O3、SiO2等含量较少,降低了灰的熔融温度。  相似文献   
10.
气相色谱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电子捕获鉴定器和火焰光度鉴定器的出现,以及耐高温固定相相继出现后,对农药残留物的分析也揭开了新的一页。应用气相色谱测定农药残留量的特点是灵敏度高(ppm-ppb 级),分离效率好,速度快,可以同时测定几种或十几种农药残留物,由于上述这些特点,目前气相色谱已广泛地应用于水体、土壤、蔬菜、谷物、水果、肉类、蛋类、奶类等农药残留量的分析,并且获得了满意的结果。目前正在开展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各条战线都为普及大寨县而做出新的贡献。农药是农作物不可少的有效杀虫剂,并且它又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