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   3篇
物理学   2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DPL)具有寿命长、热负载小、结构紧凑等优点,在工业加工、军事、通讯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高光束质量、高平均功率DPL激光器的研究中,目前普遍采用MOPA结构的光路布局——由谐振腔产生出低功率的单横模激光输出,经多路放大后达到满足需求的功率水平。而激光放大模块作为放大光路中的核心部件,其增益分布特性将直接影响到光束放大过程中的波前变化,因此如何在提高激光放大模块储能的同时提高模块增益分布的均匀性,从而减少光路放大过程的波前畸变,对于进一步研制高平均功率、高光束质量的半导体泵浦固体激光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开展了热容模式下激光介质动态光学畸变研究,初步分析了温度梯度、光弹效应及介质端面变形对整个波前畸变带来的影响,并将光学畸变转化为谐振腔损耗,数值模拟了热容激光器输出功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当激光器工作温度低于400 K时,由粒子数玻耳兹曼分布引起的功率下降可以忽略,动态热效应是实验中热容激光器输出功率随时间快速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二极管泵浦NdYAG棒双通放大器采用两个峰值功率6.5 kW激光泵浦模块作为泵浦源.每个激光泵浦模块由81个二极管激光器组成,NdYAG棒直径为6 mm,Nd掺杂质量分数1%.在两个封装方式和结构一致的激光泵浦模块之间采用光学像传递和插入90°石英旋转片进行退偏补偿.在重复频率400 Hz,谐振腔输出单脉冲能量6 mJ时,双通输出400 mJ,激光器光-光转换效率为12.3%,光束质量4.6,脉宽15 ns.  相似文献   
4.
5.
热容激光器的热容管理模式与传统的实时主动冷却方式有着不同的温度、应力特性。为讨论激光介质的温度、热应力的分布和变化,建立了激光介质热力学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6.
连续流动电位溶出分析测定血清中镉,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震  漆德瑶 《分析化学》1992,20(7):862-862
1 引言 本文设计了微机控制的连续流动电位溶出分析系统,并应用此系统测定了血清中镉、铅元素的含量。测定时样品的电积和溶出在两种不同的介质溶液中完成,以消除样品中对溶出有影响的因素,改善溶出的信噪比。测定结果表明测试系统具有样品预处理简单及用量少,测试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尤其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热容激光器激光介质的热力学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为模拟激光介质的温度、热应力的分布和变化,建立了激光介质热力学计算模型.该模型从激光介质的瞬态导热微分方程出发,得到沿纵向的热沉积功率密度,并将其作为该微元段的热载荷,加载到该微元段的泵浦区.考虑热容值、热导率、热膨胀系数和弹性模量等与温度的关系,得到激光介质的温度分布和变化,以及热应力的分布和变化.为热容激光器的实验和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谐振腔式圆片激光器中放大的自发辐射(ASE)和寄生振荡的物理特征及一些抑制措施的效果。使用解析方法分析了圆片介质中本征寄生模式,指出非平庸的色散关系只允许有限数目稳态纵寄生模存在,使其与主激光进行纵模竞争时处于不利地位。研发了一套数值模拟方法对ASE、寄生振荡和主激光的耦合成长特性进行理论研究,分析了它们之间横模竞争的特点,指出弛豫振荡在ASE效应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并且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研究了ASE吸收包边导致的热加载不均匀问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内高平均功率全固态绿光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DPL)研究取得较大进展,天津大学、电子11部等单位的绿光激光器达到了百瓦级。但该类激光器均是采用声一光调Q及内腔倍频技术,重复频率一般为10-20kHz、脉冲宽度约100ns,单脉冲能量在几毫焦至数十毫焦量级。  相似文献   
10.
热容激光器在激射过程中,激光介质的温度随工作时司升高,导致热容激光器具有特殊的激光输出特性。建立了描述热容激光输出特性的理论模型,给出了输出功率随激光介质温升及工作时间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