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化学   1篇
物理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苯甲酸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苯甲酸为模板分子,4-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采用本体聚合法制备了高选择性识别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利用合成的聚合物作为吸附剂填充制备气体浓缩针装置,并用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气相色谱分析。实验结果表明:60℃下恒温聚合反应6h,模板分子、功能单体、交联剂的物质量比为1∶4∶20,预聚合时间为3h,溶剂为乙腈,模板分子为苯甲酸时,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对苯系物的吸附量最大。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自由堆积和DPF中错流沉积碳黑颗粒的氧化再生进行对比,从气体排放、颗粒物排放、氧化再生效率以及能量利用率进行分析,探索DPF再生时气体和颗粒排放规律和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自由堆积碳黑颗粒受热升温快,生成的CO/CO2气体很快达到峰值,但氧扩散受限,气体达到峰值后缓慢下降。DPF载体传热缓慢,错流沉积碳黑颗粒氧化产生气体的出峰时间延后,但来流充分与颗粒接触,生成气体峰值大,再生迅速且效率高,排出的颗粒物数量浓度升高,且存在大粒径颗粒物释放现象。提高温度,两种堆积方式的氧化再生效率增加,实时效能比先升高后下降,存在最佳的加热时间。本文研究结果将为探索DPF再生时出口颗粒排放特性,颗粒物来源分析奠定理论基础和实验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